糖尿病患者如何吃大米飯?記住5個字,餐后血糖不上升!
更新于:2025-03-26 06:40:47

我們常說的白米飯,主要由精米煮成,它不僅富含碳水化合物,而且屬於高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也就是說,它能迅速提高人體血糖。

然而,我們可以藉助一些技巧來降低米飯的升糖能力。

記住以下五個字,吃米飯后血糖也不會急劇升高。

我們常見的大米分為秈米和粳米兩種,秈米細長,粳米短圓。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建議選擇秈米。

因為秈米中直鏈澱粉含量較高,支鏈澱粉含量較低,因此口感不黏,消化速度較慢,其烹成的米飯血糖生成指數為82[1];

而粳米直鏈澱粉含量低,支鏈澱粉含量高,因此口感軟糯,其烹成的米飯血糖生成指數為90[1]。

如果可能,建議選擇糙米、發芽糙米、胚芽米、蒸谷米等營養價值較高的米種,它們的血糖生成指數相對較低。

例如,糙米(秈米)烹成的米飯血糖生成指數是71,而糙米(粳米)烹成的米飯,血糖生成指數是78[1]。

建議大家在烹飪米飯時盡量減少水的添加。

同樣重量的米,你加的水越多,煮出來的米飯越爛糊,其血糖生成指數越高,升血糖的速度越快。

如果可以接受,可以在烹飪米飯時加入一些雜糧如燕麥、小米、紅豆、芸豆等,它們可以降低米飯的升血糖速度,有利於控制餐后血糖。

米飯冷卻後,一部分已糊化的澱粉會老化回生形成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不能被小腸消化吸收,有利於控制血糖。

所以,建議大家讓剛出鍋的米飯稍微冷卻后再食用。

糖尿病患者應定量攝入主食。建議糖尿病患者準備一個專用碗,每頓飯的主食量固定,不論飯菜多美味,都只吃這一碗。

糖尿病患者如果想食用大米飯,可以一天一頓。

適當控制米飯的比例,既能增加一天中的食物種類,同時對控制血糖、增強飲食滿足度也有所説明。

米飯搭配蔬菜和肉類一起食用,這樣混合餐的餐后血糖反應低於單獨食用米飯。

可以選擇綠葉蔬菜、菜花、茄子、豆角等蔬菜,以及雞肉、魚肉、牛肉等少油烹調的肉類。

米飯搭配不同的食材,血糖生成指數也會有所不同。

米飯混合膳食的血糖生成指數[1]

糖尿病患者只要掌握以上五個字,既能享受大米飯的美味,又能控制好餐后血糖。快把這個訣竅分享給你身邊愛吃米飯的朋友吧!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