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症患者在治療后都會擔心癌細胞會發生轉移和擴散,因為這就意味著疾病的惡化,如果能對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多一些瞭解,及時發現,就能更好地進行預防和治療。
癌細胞會通過哪些途徑進行轉移?
癌細胞通常能夠通過以下4種途徑進行轉移:
直接侵犯
當體內的癌細胞不斷繁殖,就可能會直接入侵病灶周圍的器官及組織,比如直腸癌容易侵犯旁邊的膀胱、肛提肌、尿道、子宮、前列腺、直腸周圍的皮膚等。
血行播散
如果癌細胞繁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能會發生脫落,癌細胞就有機會擠入周圍的血管,然後隨著血液的流動到達全身各處,而且血液供應越豐富的器官越容易成為癌細胞轉移的物件,比如轉移到肝臟、肺部、大腦以及骨頭等。
淋巴轉移
人體內有很多的淋巴組織和淋巴管,原本淋巴組織是呼籲人體的免疫系統,但是癌細胞一旦逃過免疫細胞的打擊,就容易成為癌細胞的幫兇,癌細胞能夠通過淋巴管道轉移至淋巴結,比如乳腺癌很容易轉移至鎖骨淋巴結及腋窩的淋巴結。
種植轉移
當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時,脫落的癌細胞會跑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比如胃癌的癌細胞可能會在腹腔內的任何位置種植,比如卵巢、腹膜、小腸表面、腸系膜表面等。
腫瘤細胞在擴散前,會出現哪些徵兆?
癌細胞在擴散前,身體會出現一些蛛絲馬跡,如果能夠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變化,有助於控制病情的發展。當出現以下6種情況時,要警惕癌細胞已經發生擴散:
出血現象
癌症患者有一個常見癥狀就是出血,因為腫瘤瘤體壞死的時候容易導致局部少量出血,但是如果腫瘤對周圍的血管進行侵蝕,則會導致嚴重的出血現象,比如尿血、黑便、嘔血、痰中帶血、流鼻血等。
腫大、腫脹現象
癌症患者要多留意身上各個部位的淋巴結是否出現腫大的情況,因為淋巴區域是癌細胞轉移的重要途徑,一旦發現淋巴結腫大,就要警惕癌細胞轉移的可能,尤其要留意頸部、腋窩等部位的淋巴結。此外,癌細胞不斷發展還可能會導致出現局部腫脹的癥狀,比如皮膚有包塊等。
疼痛現象
癌細胞如果發生了轉移,那麼容易出現明顯的疼痛感,特別是骨轉移疼痛最為明顯。此外,如果腫瘤瘤體壓迫了體內管腔或浸潤神經組織,可能會導致組織發炎和壞死,從而引起疼痛的癥狀。
身體突然消瘦
癌症常見的體征之一就是體重下降,如果癌症患者在治療后較長時間內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需要警惕可能是體內的癌細胞越來越多導致的,因為患者攝入的大量營養都會被癌細胞消耗,從而導致患者營養不良。
發熱徵象
大多癌症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發熱癥狀,因為腫瘤組織壞死,瘤體侵犯腹腔神經叢,於是腫瘤代謝物便會進入血液迴圈中,從而引起發熱。
阻塞徵象
當管腔內的腫瘤逐漸增大,容易導致管腔出現變化,尤其是管腔狹窄最常見,甚至會導致管腔阻塞。
比如咽喉和氣管內的腫瘤增大會壓迫氣管造成聲音嘶啞、氣短等癥狀;食管內的腫瘤增大會導致吞食困難等;胸腔縱隔的腫瘤增大會導致心慌缺氧等。
防止癌細胞擴散,中醫有4個妙招
中醫在防範癌細胞擴散方面以整體觀念和以人為本,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在治療方面,中醫會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制定適合患者的治療措施,從而預防癌細胞擴散。
消癌腫
中醫藥可以有效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生長,讓癌細胞缺少營養供應,最終使其萎縮及凋亡,不僅能夠精準殺瘤,同時還能快速消除腫塊。
袪癌痛
癌症晚期患者會遭受較大的疼痛,中醫的“秦氏御醫消瘤法”具有鎮痛、穩定情緒等作用,能夠起到讓患者緩解癌痛,最終根除疼痛的效果。
除積水
利用中醫藥能夠起到健脾胃、益氣血等效果,改善人體內環境,幫助人體的各個系統正常運作,消除形成積水的根源。
防止腫瘤復發、抗轉移
很多抗癌中藥不僅能夠殺死腫瘤細胞,同時還可以激發人體內的巨噬細胞、NK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活性,從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體質和內環境,説明患者實現遠期康復。
想要及時發現癌細胞是否有出現轉移,除了根據癥狀判斷之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醫學檢測手段來確定:
影像學檢查:不僅能夠發現原發病灶,還能檢查是否有轉移病灶,也是檢查癌細胞是否出現擴散的常見方法,比如CT、PET-CT、核磁、骨掃描等;
手術病理檢查:如果患者具有手術指征,可以在手術中切取相應的部位進行檢查,看是否有轉移,還可以對患者的可疑部位進行穿刺活檢,來診斷是否有發生轉移。
腫瘤標誌物檢查:如果腫瘤標誌物的指數較高,提示癌細胞可能發生了轉移,但並非絕對的,需要綜合其他的檢查進行分析。
很多時候患者感覺不到癌細胞已經擴散,等到發現不適癥狀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所以癌症患者平時要多注意癌細胞轉移的信號,高危人群更要定期複查體檢。
參考資料:
[1]《癌症轉移是怎麼回事?你必須瞭解的防治知識》.人民網.2017-04-17
[2]《癌症復發有三種類型:原位、淋巴、遠端轉移》.生命時報.2018-11-05
[3]《癌細胞擴散時,身體會釋放哪些信號?》.健康界.2020-07-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