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養生的道路上,老年人往往是最積極的參與者。然而,運動的“度”卻是一個需要仔細把握的問題。胡大伯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經歷提醒我們,運動雖好,但過度則可能適得其反。
一、胡大伯的膝蓋之痛與運動的反思
胡大伯今年68歲,退休後的生活過得相當規律。他每天都會雷打不動地到公園跑步,風雨無阻。跑步不僅讓他保持了良好的體形,還讓他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近段時間以來,胡大伯開始感到膝蓋疼痛,走路也變得費勁。他以為只是普通的疲勞,休息幾天就會好,但疼痛卻越來越明顯。
一天晚上,胡大伯和兒子聊天時提到了膝蓋的疼痛。兒子擔心父親的健康,建議他去醫院檢查。但胡大伯卻覺得去醫院太麻煩,認為休息幾天就好了。兒子見父親堅持,便不再多說,但心裡始終放心不下。他提醒父親,以後跑步的時間可以短一些,控制好運動量。
胡大伯聽了兒子的話,心裡也有些觸動。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運動習慣,是否真的需要調整。
二、老年人運動的“度”:40歲前多鍛煉,50歲后少鍛煉,60歲不鍛煉?
關於老年人運動的問題,社會上一直存在不同的觀點。餘杭一院名中醫館客座專家徐再春老師在採訪中表示,確診慢性病后不能拚命鍛煉。他建議40歲前多鍛煉,50歲前適當鍛煉,60歲後則要減少運動,做好保養。那麼,60歲以上的老人真的不應該鍛煉嗎?
事實上,這種觀點並不完全準確。韓國首爾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通過對超百萬人進行調查發現,60歲以上的人多運動能預防心臟病和中風。此外,堅持鍛煉還能增加骨密度、增強消化吸收、預防老年失智、消除孤獨感等,益處多多。
(一)老年人運動的益處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壓和血脂,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增加骨密度:適當的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生長,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
增強消化吸收: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功能,減少便秘。
預防老年失智:運動可以改善大腦的血液迴圈,增強認知功能,預防老年失智。
消除孤獨感:運動可以增加社交機會,改善情緒,減少孤獨感。
(二)老年人運動的注意事項
儘管運動對老年人有諸多益處,但運動的方式和強度需要特別注意。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下降,運動時需要更加謹慎,避免過度運動導致的傷害。
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老年人可以選擇太極拳、體操、八段錦、散步等柔和的運動方式,這些運動既能鍛煉身體,又不會對關節造成過大壓力。
控制運動強度:運動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控制好運動強度。如果感到疲勞或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
注意運動時間:建議老年人每天運動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之間,避免長時間連續運動。
三、60歲是壽命關鍵期,想有好狀態少不了三件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會不斷下降。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一科主任醫師苗陽介紹,60歲左右是人體機能變化嚴重的時期,70歲後逐漸穩定,80歲後又會再度進入不穩定期。如果日常不做好養生保健,60歲後可能會面臨量變到質變的健康危機。為了維持良好的狀態,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一)60歲後要擁有好的心態
長期情緒不佳會加速衰老,因此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心態好的人,精氣神更好,也相對更為健康年輕。
(二)60歲後要注意營養的補充
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支傑華介紹,老年人很容易氣血虧虛,要注意營養的補充,以免出現營養不良。老年人平常要注意蛋白質、鐵、鈣、B族維生素等幾種營養的補充,必要時使用營養補充劑。
(三)60歲后依然要堅持運動
廣東省中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楊偉毅提醒,老年人久坐不動會增加健康風險,60歲以上的老人依然要堅持運動,以更好地維持肌肉力量和骨品質。建議老年人選擇太極拳、體操、八段錦、散步等柔和一點的運動。
四、年過60走路沒有五個信號,恭喜你很健康
走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行為,但一些異常的走路行為可能是疾病的預警。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走路異常信號,需要引起重視:
(一)走路時一邊手不能擺動,要警惕帕金森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何江弘表示,走路時出現一邊手不能擺動、另一邊手正常的情況,可能預示著帕金森病,最好儘快就診排查。
(二)爬樓下坡時,膝蓋出現響痛要小心膝關節炎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關節與骨病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健指出,上了年紀的老人如果走遠路、爬樓下坡時膝蓋有響痛癥狀,要小心膝關節炎。
(三)走路時腳底疼小心心絞痛
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提醒,腳底出現針刺般的疼痛,要小心心絞痛。
(四)走路出現剪刀步,小心腦梗塞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傑提醒,走路邁步像畫圈,膝蓋會貼在一起,姿勢就像剪刀步,要警惕腦梗作祟。
(五)走路時有牙痛或下頜痛癥狀,小心心梗
江蘇省南京市第一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秦海東指出,心梗還可能會有牙痛、下頜痛的癥狀,有的人一走路就痛,靜止時不痛,同時伴有胸痛、瀕死感等癥狀。
胡大伯的膝蓋之痛提醒我們,老年人運動需要適度,過度運動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60歲以上的老年人依然需要堅持運動,但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控制好運動強度。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營養的補充也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希望胡大伯的故事能引起更多老年人的重視,讓我們從日常的健康管理做起,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