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測血糖的七個誤區,你中了幾個?
更新于:2025-03-26 08:33:40

誤區一:長期不校準血糖儀

錯誤做法:許多人使用血糖儀時,往往忽略了定期校準的重要性,認為只要血糖儀能正常顯示讀數即可。

正確做法:血糖儀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偏差,建議每半年到一年校准一次,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校準時可以使用校準液或與靜脈血血糖進行對比。

誤區二:試紙存放不當

錯誤做法:一些人將血糖試紙隨意放置,或未密封保存,導致試紙受潮或暴露在極端溫度下。

正確做法:血糖試紙應密封保存在乾燥、陰涼、避光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溫度一般應在2℃—30℃之間。試紙開封后,有效期為開瓶之日起3個月。

誤區三:重複使用采血針

錯誤做法:為了節省成本,一些患者會重複使用采血針。

正確做法:采血針應一次性使用,重複使用不僅會增加感染風險,還可能導致針尖變鈍,增加采血時的疼痛和影響采血量。

誤區四:檢查環境的溫度過低或過高

錯誤做法:在寒冷或酷熱的環境中進行血糖檢測。

正確做法:血糖儀的工作溫度一般在10~40℃之間。在寒冷的環境下,應先將手臂下垂或用溫水浸泡雙手,使指尖充血。

誤區五:用碘伏或碘酒消毒

錯誤做法:使用碘伏或碘酒進行手指消毒。

正確做法:碘具有氧化作用,會與試紙上的化學物質發生反應,導致測試結果偏高。建議使用75%的酒精消毒,並等酒精完全揮發後再采血。

誤區六:使勁擠壓指尖采血

錯誤做法:在采血時過度擠壓指尖。

正確做法:過度擠壓會導致組織液混入血液,影響血糖測量結果。正確的做法是輕輕擠壓指腹,讓血液自然流出。

誤區七:只測空腹血糖

錯誤做法:許多患者只關注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的測量。

正確做法:餐后血糖對於評估糖尿病的控制情況非常重要。建議不定期測量餐后血糖,以瞭解飲食對血糖的影響。

通過避免這些常見誤區,糖尿病患者可以更準確地監測血糖水準,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提高生活品質。

健康睡眠從娃娃抓起
健康睡眠從娃娃抓起
2025-03-26 03:34:22
你的睡眠好嗎?
你的睡眠好嗎?
2025-03-26 04:17:21
機器人小豹上崗
機器人小豹上崗
2025-03-26 06:04:11
馬拉松為什麼這麼熱
馬拉松為什麼這麼熱
2025-03-26 06: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