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前: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結婚後: 家務誰做?你做,還是他做?
但不管誰做,做的那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吃虧了,一次兩次可能不算什麼,日積月累就會成為“離婚”的導火線。
為了損傷夫妻感情,一網友在第2次裝修房子前就想好了,一定要堅持“去家務化裝修”。
到底該怎麼做?
她想的很好,做的也很好。
每次別人提起,她都很開心地說:
因為老公太懶,我做了這6個設計!現在每天只用擦擦桌子!!
⑴封閉式櫃體
收納櫃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裝修,客廳的滿牆電視櫃、廚房的吊櫃和櫥櫃、臥室的衣櫃……
但不少人為了擺放藏書或展覽收藏品,就把部分收納櫃設計成了開放式,方便取用,提高展示效果,卻又無形之中給主人增加了清潔的難度。
因為開放式設計非常容易藏汙納垢 ,只有經常性的清潔才能夠保持乾淨,工作量極大,容易引發家庭矛盾。
所以網友不管家裡人怎麼說,堅持要把家裡的收納櫃都做成封閉式 ,即使是擺放展品和書籍的地方也採用了“玻璃櫃門”。
這樣就能夠解決清潔不易、工作量大的問題,又能完美的展示各種藏品和藏書。
⑵牆平式踢腳線
想要讓空間從視覺上變得寬敞,就要讓踢腳線“隱形”。
而市面上常見的2種隱形式設計:
1.內嵌式踢腳線 ,在牆體做小凹口,在牆面和地板之間加入金屬壓條。
顏值很高,但無法真正的隱形,會凸顯線條的存在,更適合現代簡約風格。
2.牆平式踢腳線 ,在牆底開槽,把踢腳線放進去,開槽高度基本和踢腳線高度保持一致。
弱化了存在感,還不凸出牆面,更符合網友家的風格,所以就選擇了這種隱形式踢腳線。
⑶吊軌推拉門
既想要做成開放式廚房,但是又擔心油煙四溢,弄得客廳和家裡都是油煙,既增大了清潔的難度,又讓人待不下去,煩不勝煩!
因此網友就決定把廚房的門換成玻璃門,但吊軌門和地軌門,到底該選哪一個?
地軌門穩定性更好,從長久來看更安全,似乎更適合有孩子和寵物的家庭。
但地軌門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忽略的缺點,那就是地軌門會突出地面一部分,會藏污納垢,增加清潔的難度,就連掃地機器人都沒有辦法解決。
想來想去, 網友最終決定安裝吊軌門 。
吊軌門,地面無軌道、無死角,方便地磚通鋪,更美觀。
網友為了防止意外發生,網友自己購買吊軌和五金,嚴格把關品質,在驗收時多方面嘗試確保吊軌門承重性合格。
⑷無明裝把手
之前很多家庭裝修的時候都是明裝把手,這樣雖然用著方便,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1.清潔不易,工作量大。
特別是廚房,因為經常做飯油污太多,把手到處都是各種油污,看著髒,還不容易清理。
2.突出的設計容易刮傷人。
痛定思痛下, 網友第2次裝修決定 “全屋都不明裝把手”。
比如廚房吊櫃把手,把門板向下延伸1-2cm,地櫃則可以做成45°斜切角,直接把櫃門往外一拉就打開了。
⑸衛生間做懸浮設計
落地式馬桶、地排式洗手台……,這些裝修設計都會和地面或牆面形成一定的縫隙,藏污納垢,增加日常清潔的難度。
同時還會浪費一些空間,網友就決定自己去尋找一套適合自己家的裝修設計。
那就是能懸浮設計的就懸浮設計,盡量減少衛生死角,把衛生間的每一寸空間都利用到極致。
馬桶上牆、洗手台牆排……盡可能的選空,讓空間變得更加勤快,更方便打掃衛生。
不止如此, 還通過向上找空間的方式縱向增加收納空間 ,利用掛籃等收納洗面奶、洗手液等常用的洗護用品,防止這些東西長時間放在洗手檯面上導致檯面發黃。
⑹陶瓷一體化台盆
臺上盆、台下盆等分體式設計都有縫隙,放在衛生間內都是衛生重災區。
所以網友選擇一體化設計,又在岩板和陶瓷材料之間堅定的選擇了“陶瓷一體化台盆 ”。
無縫隙,不藏污納垢;不滲色,表面防水光滑,清潔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