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熬夜,真的會熬壞身體!”晚睡的危害,不只是白天沒精神
更新于:2025-03-26 11:21:40

人類

大概是唯一會自我剝奪睡眠

且不需要任何理由的物種

之所以底氣十足

是因為他們把睡眠當成了借貸

指望著用補覺來償還身體的損失

但補覺真能抵消身體的傷害嗎?

想要弄清這個問題

先看看你屬於哪一種睡眠不足

它們分別是

1、職場辦公必備技能

網吧激情夜

考前突擊夜

突然的失眠夜

都被稱為急性睡眠剝奪

對於這種睡眠不足

提前補覺

可以減少大腦中某些“毒素”帶來的失智效果

例如導致阿爾茲海默病的β澱粉樣蛋白

例如你可以在通宵夜前

先睡一個睡眠週期

也就是90分鐘

而在通宵時

可以每隔半小時活動一次身體

多補充維生素B族和水分

最好在2~3點時抽空睡20分鐘

但這不意味著叔鼓勵大家通宵

因為一晚的放縱

身體需要七天以上的正常睡眠才能恢復

而且,如果一直睡不夠

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心血管疾病等

補再多覺也沒有用

例如下面這種

2、晚睡早起(慢性睡眠不足)

叔就直說了

這種睡眠不足怎麼補都沒用

它除了會帶來不可逆的腦損傷、心腦血管風險(猝死)外

還會導致免疫系統崩潰和激素失調

造成肥胖、糖尿病、慾望降低、

情緒容易失控等一系列問題

慢性睡眠不足的可怕之處在於

我們很難察覺自己正在越陷越深

大家可以用下清單格

判斷自己是否也屬於慢性睡眠不足:

3、晚睡晚起

這種睡眠習慣較以上兩種

對身體的傷害要少許多

但也會受到主流作息影響

比如你才起床

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

此外

許多細胞都有自己的“節律

它們根據光照來安排上下班時間

例如褪黑素

只有在弱光環境才會大量分泌

當細胞的晝夜節律被破壞

可能會導致癌症易感性增強

這類人要注意的是

睡眠時要盡量避免光照

而且既然選擇了這條路

最好有一路走到底的覺悟

也就是長期堅持這種作息時間

否則也會變成不規律的臨時熬夜

4、夜班輪班

說多了都是淚

如果可以

誰想夜班輪班呢?

如果你想將身體傷害降至最低

在夜班前後可採用“兩輪補覺”法:

第一輪,即每次夜班前

在固定時間點睡3-4小時

例如在15點~18點睡一覺

第二輪,即每次下班后

在自由時間點睡4-5小時

補覺時充分遮光

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18℃ ~ 24℃

也別忘了在夜晚工作時

讓身體充分接受照明

不過這還不是最好的方法

雖然說出來可能會被打,但…

雖然叔說了些補覺的手段

但它們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讓大家認識到缺覺的危害才是我的初衷

每天少睡一小時

你的生活都可能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不信?

全球有16億人口為你做了實驗

那就是夏時制

為了節約資源

許多國家規定進入夏天後

把時間調快1小時

根據加州大學神經學和心理學教授

Mattew Walker的研究

因為少了這1小時的睡眠

隔天早上心臟病發病人數上升了24%

而恢復冬令時後

發病率又會下降21%

同樣的影響還體現在

交通事故發生率自殺率

如果有一種葯

能讓你提高記憶力、免疫力、情緒管理能力

降低疾病甚至癌症風險

大家可能早就搶了吧

可當它免費提供給大家的時候

許多人卻不懂得珍惜

這種葯,就是充足的睡眠

參考資料:

[1]Huber, Anne et al. “CRY2 and FBXL3 Cooperatively Degrade c-MYC.” Molecular cell 64 4 (2016): 774-789 .

[2]Van Dongen, Hans P. A. et al. “The cumulative cost of additional wakefulness: dose-response effects on neurobehavioral functions and sleep physiology from chronic sleep restriction and total sleep deprivation.” Sleep 26 2 (2003): 117-26 .

[3]Rupp, Tracy L. et al. “Banking sleep: realization of benefits during subsequent sleep restriction and recovery.” Sleep 32 3 (2009): 311-21 .

[4]Xie, L., et al. “Sleep Drives Metabolite Clearance from the Adult Brain.” Science, vol. 342, no . 6156, 2013, pp. 373–377., doi:10.1126/science.1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