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愛吃的這道海鮮,你最喜歡哪種烹飪方式?
更新于:2025-03-26 07:21:44

在浩瀚的海洋深處,隱藏著無數令人垂涎的美味佳餚。其中,鰽魚憑藉其鮮美的肉質與豐富的營養價值,成為我們海島人餐桌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每當品嘗到鰽魚時,我都會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與恩賜。

在我們洞頭,雖然鰽魚美味無比,但大人們通常不太願意讓孩子多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的刺較多,需要小心翼翼地抿出來。否則要是不小心鯁在喉,就麻煩了。但這並不影響鰽魚在我們心中的地位。

關於鰽魚,我們洞頭有它的一個民間故事。相傳古時候,鰽魚既沒有魚鱗,也沒有刺,經常受到其他魚類的欺負,只好在偏僻的地方覓食充饑。龍王得知后,慷慨地從龍宮兵器庫里送給它一副銀盔銀甲,並召集百魚上龍宮送骨給鰽魚。從此,鰽魚有了骨頭和銀光閃閃的盔甲,變得威風凜凜,銀光閃亮,至今有的地方人們稱它為“白魚”。這個故事為鰽魚增添了神秘色彩。

鰽魚在我國漁業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已有5000多年的捕撈記錄。它身子扁平,尖嘴大眼睛,嘴稍微有點翹,身上的魚鱗細軟油潤,上背較平,雪白的肚子呈一條弧線,宛如一片大肚子彎刀。在洞頭,鰽魚的價格十分親民,一條近40釐米長的鰽魚也不過5-6元,但它卻是一道人見人愛的上等佳品。

在我們這裡,鰸魚的烹飪方式很多。無論是哪種烹飪法,鰽魚都能以其獨特的鮮美和豐富的營養,贏得人們喜愛。在挑選鰽魚時,最好挑魚鱗多、魚眼亮、魚鰓鮮紅有黏液的,這樣才確保足夠新鮮。

清蒸鰸魚是最常見的烹飪方式之一。漁諺說:“黃魚吃唇,鰽魚吃鱗”。在處理鰽魚時,不必像處理其他魚那樣去掉魚鱗,而是讓魚鱗完整地保留下來。洗凈后,撒上少許鹽,加入生薑、蔥段和料酒,隔水蒸熟即可。

清蒸后的鰽魚清香異常,彷彿是大海的饋贈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詮釋。一片片魚鱗微微彎曲,上翹,飄逸出銀色的亮麗,似乎在訴說大海的秘密。魚鱗下有一層薄薄的皮層,筷子一刮,連同魚鱗就脫落下來。將連串的魚鱗送進嘴裏,嚼一下,魚鱗細軟油潤,發出輕脆的聲音,簡直是品鮮過程中的一次聽覺享受。當然你也可以不吃它,但先吸吸再吐棄也無妨。特別是漁肚子部分的細鱗,味美堪比魚翅,好像是海洋的精華在舌尖綻放。

鰽魚得趁熱吃,冷了,就失去了鮮味。它的肉質極細嫩,用筷子將魚肉順著魚骨的方向,從骨縫中慢慢剔下來,入口鮮香細膩。最可口的是魚肚白,細嫩潤滑。清蒸鰽魚,保留了魚肉的原汁原味,讓魚鱗和魚肉完美結合,它不僅滿足了味蕾的渴望,更帶來了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享受。

紅燒鰽魚也是一道深受人們喜愛的佳餚。其色澤鮮亮、味道濃郁,深受人們喜愛。紅燒,沒什麼難度。鰽魚洗净控幹水分,然後在魚身兩面都打上花刀。接著,用薑汁、料酒醃制片刻以去除腥味。然後,鍋中加油燒熱,放入鰽魚煎至金黃,再加入八角、蔥姜蒜爆香,烹入料酒,適量水,將魚及配料一同燒煮。待湯汁濃稠時,加入鹽等調味,收汁后撒上蔥花,即可出鍋。一盤色香味俱佳的紅燒鰽魚便大功告成了。

白蘿蔔燉鰽魚則是一道充滿“愛的味道”的佳餚,它將白蘿蔔的清甜和鰽魚的鮮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人陶醉其中。其烹飪方式也很簡單。洗净鰽魚,魚鱗同樣不去除,白蘿蔔滾刀切塊備用。熱鍋下油,蔥姜蒜煸香,鰽魚稍煎一下,加入適量生抽、料酒,放進白蘿蔔,加水燒開后中火焖燒,待湯汁稠濃時,撒上枸杞、蔥花,出鍋即可。燉煮后的鰽魚肉鮮嫩,湯汁鮮美,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地品嘗。

鰸魚的烹飪方式多種多樣每一種都能展現出它獨特的魅力。讓我們懷著對大自然的感恩之心,為家人烹製一道美味的鰺魚菜餚,讓健康與美味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