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鄭州晚報
張樂超培訓學員(中間藍色衣服者為張樂超) 大皖新聞 圖 |
熱點 話題
社會當以開放之姿,見證每位勞動者在各行各業綻放光采。真正需要“正骨”的是“人們心中的成見”
近日,一則“北大畢業生轉行做正骨師”的新聞登上熱搜。據大皖新聞報導,這位名叫張樂超的年輕人北大畢業後做正骨師,曾被人誤解,甚至被同學踢出群聊。一時間,有網友對踢出群聊一事感到不解,質疑其炒作,還有傳言稱其“正骨5分鐘收費1萬元”。3月22日、23日,張樂超對網路上的一些傳言進行了澄清和說明。
“北大畢業生轉行做正骨師”之所以引起熱議,有以下原因。一方面,傳統觀念認為,從北大這種高等學府畢業的學生,理應從事“高大上”、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可是,職業何時有貴賤之分了?若按照傳統觀念,北大畢業生不適合當正骨師,那什麼學歷的人應該當正骨師?
另一方面,人們對於中醫正骨缺乏清晰認知,再加之部分正骨醫療機構亂收費、亂宣傳現象頻發,使得正骨行業良莠不齊、泥沙俱下,更讓人們產生不佳觀感。可必須明確的是,中醫正骨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也是現代醫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中醫正骨看似“普通”,實則需要有高學歷背景和現代醫學知識的人才能投入,既能説明患者,又能促進中醫正骨行業發展,有意義且能夠創造價值,怎麼不可以?
可以說,“北大畢業生轉行做正骨師被踢出班級群”一事,真正需要“正骨”的是“人們心中的成見”。
事情發酵至今,網路上對於張樂超的質疑也未停止。比如,“張樂超5分鐘收費1萬元”,是否收費過高、吃相難看?是否涉及自我行銷?是否涉及非法行醫?
目前,張樂超已對部分傳言進行了澄清和說明。其一,關於收費問題。其回應稱,1萬元是單次正骨價格,並非按時長計費,每天只接待一兩位客人。其二,關於是否涉及非法行醫問題。張樂超表示,其開設正骨按摩店不做侵入性治療,不涉及非醫療機構所禁止行為。
儘管張樂超對網路的傳言進行了回應,但這僅是其單方面提供的資訊,究竟是否句句屬實,目前還無從得知。因此,為了平息輿論,也為了樹立正確擇業觀念,相關人員不妨現身說法,畢竟,質疑需要更多層面的回應和證據來得到澄清。
隨著時代發展,職業邊界日益消融,新興職業層出不窮,傳統職業亦在不斷升級。社會當以開放之姿,欣然見證每位勞動者在各行各業綻放光采;公眾也應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多樣化的生活形態與職業道路。畢竟,人生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怎麼活都精彩。
評論員 任思凝
歡迎賜稿:評讀熱點新聞事件,發出你的觀點和聲音,請發稿至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