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工作就緊張、焦慮?這是一種病
更新于:2025-03-26 14:22:42

  一提工作就感到緊張、焦慮?一想到值班就開始頭痛、失眠?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甚至呼吸困難?經常在工作壓力下感到身體不適……

  近日,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治醫師表示,這不是“工作過敏”,是“職業緊張”惹的禍。

  “職業緊張”尚不屬於職業病

  但是一種工作相關疾病

  “職業緊張”又稱為“工作緊張”或“職業應激”,是人們面對過度的工作壓力或個體能力與工作需求不匹配時,出現的一種反應,可以涉及到工人、農民、教師、科研工作者等各行各業。

  “職業緊張”對健康的影響是一個慢性的長期積累的過程,若持續存在,可導致身心健康損害。

  “職業緊張”的原因包括:物理環境、缺乏社會支援、缺乏晉升機會、工作單調、工作量大、工作責任不清、付出與回報失衡、工作危險、職場暴力等。

  在部分國家,“職業緊張”已經作為一種突出的職業衛生問題,被加以預防及控制。在我國,“職業緊張”尚不屬於職業病,但它是一種工作相關疾病。

  有下面這些反應,你可能存在職業緊張了:

  心理反應

  主要表現在情緒狀態和認知方面,如易怒、易激動、情緒低落、抑鬱、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

  生理反應

  主要表現為心血管疾病、支氣管哮喘、胃潰瘍、骨骼肌肉疾病、免疫力下降和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等。

  行為反應

  主要表現為過量吸煙、失眠、厭食、酗酒、藥物依賴、頻繁就醫,曠工、工作效率低等。

  怎樣發現或確定

  自己是否“職業緊張”?

  可通過簡短的自評量表初步評估,其中最常用的為職業緊張量表(OSI-R),該量表包括職業緊張任務、個體緊張反應和個體應對資源3個問卷,其中職業緊張任務得分越高表明其職業緊張水準越高。

  職業緊張應該怎麼辦?

  學會放鬆

  學會肌肉放鬆和呼吸放鬆法,聆聽音樂、適時進行冥想,保持心態平和。

  積極面對

  多與領導和同事溝通,遇到問題或困擾,向信賴的家人、朋友傾訴。

  適當運動

  開展健身運動,增加體育鍛煉機會,豐富業餘生活。

  良好睡眠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

  專業説明

  注重行為心理管理,可向心理諮詢師或專業服務機構求助。通過專業人士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壓力,建議良好的應對方式。

  生活中如何減少焦慮?

  少吃高脂肪食品

  2024年發表在《生物研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高脂飲食會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還會影響大腦中的血清素基因表達,從而誘導焦慮樣行為。

  也就是說,高脂食品吃得越多越焦慮!

  少喝點高甜奶茶

  2023年刊發在《情感障礙雜誌》的一項研究探索了喝奶茶對各種心理健康方面的潛在影響。發現:奶茶不僅容易讓人成癮,並且還與抑鬱、焦慮有關。

  多吃點蔬菜水果

  2024年7月4日刊發在《自然通訊》的一項研究發現:堅持EAT-Lancet飲食,發生抑鬱、焦慮及其共患病的風險更低。

  總的來說,這種飲食模式主要以植物為基礎,強調蔬菜、水果、全穀物、植物蛋白、不飽和植物油和適量的動物蛋白,大大限制了紅肉、添加糖和飽和脂肪的攝入。

  EAT-Lancet飲食模式建議:每天攝入300克蔬菜、200克水果、230克全谷物和125克富含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如扁豆、堅果和大豆等),每周僅食用5份動物蛋白,包括約200克魚肉和約200克白肉。

  別長時間刷手機

  2023年發表於《技術、思維和行為》的一項研究表明,限制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能增進心理健康。

  每天將手機社交時間限制在半小時內的參與者,在被限制2周後,心理健康情況有了顯著改善,如焦慮、抑鬱、孤獨及其他消極情緒減少,而積極情緒增加。

  多去公園散散步

  2022年《分子精神病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公園或城市綠地散步1小時即可減少壓力相關腦區杏仁核的啟動,可以預防焦慮、抑鬱等精神疾病。

  而如果換成在城市的商業街區、商場散步則毫無作用。

  保持規律地運動

  2021年發表在《情感障礙期刊》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就顯示,即便是長期焦慮的人,在經過為期12周的運動后,焦慮程度也大多有所降低。

  與那些不愛鍛煉的個體相比,愛鍛煉的個體出現焦慮和抑鬱的可能更低。

  運動是天然的鎮靜劑。其中,規律的有氧鍛煉(步行、騎自行車、跳舞)是最好的減輕焦慮和壓力癥狀的方法之一,它能夠充分擴大肺活量,是最能減緩負面情緒的方式。

  將困難拆解執行

  當我們面臨一些長期,難度大的工作時,此時的失控感會十分強烈,焦慮情緒會更強。

  那麼,緩解焦慮的方法,就是制訂計劃、拆解目標。通過大目標拆成小目標可以使得目標更明確,更可執行,讓整個任務感覺更可控,從而緩解焦慮。

  此外,可以專注於當下做的任務。隨著專注精力投入到當下的任務,焦慮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

  試一試呼吸訓練

  選擇坐著、站著等能讓自己平靜的姿勢,平靜地做幾次自然的呼吸,再進行有意識的深呼吸,吸氣之後憋氣三秒鐘,然後再把氣呼出來,再憋氣三秒鐘,一般重複幾次就可以感覺全身放鬆了,心肺功能較弱的人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綜合:工人日報、健康時報、北京朝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