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鞋盒也可以大有乾坤!“鞋盒裡的博物館”開啟全國巡展
更新于:2025-03-26 05:57:19

"沙灘上撿到的貝殼、路邊拾得的松果,都可以是你的私人博物館。"小小鞋盒化身文化載體,串聯起孩子們對博物館和中華文明的認知與創造。    

3月23日,廣東省博物館"鞋盒裡的博物館"工作坊首次跨省落地,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為西安數十名小學生開啟了一場嶺南創意與十三朝古都的文明對話。

當方寸鞋盒邂逅千年古都,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粵博教育員以生活化場景切入,結合案例展示,生動解構"收藏、保護、研究、教育"的博物館內核。當日本方便麵博物館等世界上各種奇奇妙妙的博物館案例呈現時,有學生驚歎:"博物館就像收納人類奇思妙想的時光膠囊!"

遠道而來的廣東"小館長"代表葉志遠攜獲獎作品《數學博物館》登場,點燃全場。

這位連續三屆斬獲"鞋盒裡的博物館"獎項的00後“小館長”,現場分享了他的三年來的獲獎作品《地鐵博物館》《機器人博物館》和《數學博物館》的創作歷程,其中"廢料重生"的創作哲學引發現場觀眾的贊許。

他向記者講述自己的創作心得,博物館就像學校一樣,助力了他的成長,“我把鞋盒變成了自己的藏寶閣。裝地鐵,塞機器人,連數學公式都能收進去。”

葉志遠和在場的其他學生分享自己的看法:“被看見的創意,讓我覺得自己永遠不會渺小,哪怕是用鞋盒和廢料,也能搭建出打動人心的世界”。

在共創博物館環節,同學們化身為“博物館工作者”展開分組創作,小館長、策展人、設計師、教育員、公共服務人員五個角色分工協作,一同來創作”博物館”。

在同學們齊心協力之下,《秦嶺四寶博物館》《西安建築博物館》《陝西美食博物館》《走進西安》等獨具特色的作品紛紛誕生。

學生們融合陝西元素與現代表達:《西安建築博物館》用畫筆勾勒再現了大雁塔、陝西歷史博物館等建築的造型結構,《陝西特色博物館》以超輕黏土塑造biangbiang面、肉夾饃、羊肉泡饃等西安市井煙火氣場景。這些融合奇思妙想的設計與作品,展現出青少年對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的獨特解讀。

據瞭解,此次西安之行標誌著"鞋盒裡的博物館"全國巡展正式啟動,未來將聯動更多博物館構建可觸式中華文明圖譜。

這些滿載秦風古韻的創意鞋盒博物館,用它稚嫩卻真摯的文化表達,見證著新生代正在成為博物館敘事的新主角。

文 | 記者 何文濤 通訊員 粵博宣

圖 | 廣東省博物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