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科技領域,聖湘生物(688289.SH)正以其獨特的步伐,書寫著“二次創業”的新篇章。自2023年起,這家企業便踏上了尋求新增長點的征途,旨在減少對新冠疫情期間業務的依賴,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業務領域。
聖湘生物的故事始於2008年,由北京大學與普林斯頓的傑出校友戴立忠創立。他懷揣著國產替代的夢想,回到了家鄉湖南,開啟了創業之旅。彼時,國內分子診斷技術尚處起步階段,市場幾乎被高昂的進口技術所壟斷。戴立忠帶領團隊,歷經艱辛,研發出“高精度磁珠法診斷技術”,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大大降低了檢測成本。然而,技術的突破並未立即轉化為財務上的穩定,公司在2011年至2016年間經歷了資金上的重重考驗。
轉捩點出現在2017年,聖湘生物獲得了禮來亞洲基金、弘暉資本等投資機構的超5億元戰略投資,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隨後,新冠疫情的爆發意外地成為了公司加速發展的催化劑。2020年初,戴立忠團隊迅速研製出核酸檢測試劑盒,並獲得國家葯監局的應急審批。借此東風,公司的業務版圖迅速擴張,覆蓋了近160個國家和地區。
2020年8月,聖湘生物成功登陸科創板,市值一度飆升至450億元以上。此後,公司開始通過投資併購進一步拓展業務版圖,涉足基因測序、腫瘤早篩等多個領域。然而,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公司業務增速開始放緩,市值也出現下滑。面對這一挑戰,聖湘生物在2023年提出了“二次創業”戰略,旨在減少對新冠業務的依賴,尋找新的增長點。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聖湘生物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了三筆重要交易。首先,公司以8.075億元的高溢價收購了中山濟海,進軍生長激素領域。接著,又以7560萬元受讓股權並增資紅岸基元,涉足五分類血球儀POCT的開發。最後,公司及關聯方產業基金再度投資真邁生物,加碼基因測序領域。這些交易不僅展現了聖湘生物拓展業務鏈的決心,也為其未來的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
在聖湘生物的“二次創業”征途中,一位重要人物的加入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他就是前阿裡巴巴CEO衛哲,他在2024年11月的董事會上被提名加入聖湘生物擔任董事。衛哲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儘管當前醫療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但機遇依然存在。他提出了嚴肅醫療、消費場景、市場開拓三大機會,並強調AI技術將對這些機會構成重要支撐。
戴立忠對衛哲的觀點表示高度認同,並透露公司在收購標的時最看重的是其建立新生態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他表示,中山濟海的收購符合衛哲提出的“嚴肅醫療+消費醫療”理念,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聖湘生物還通過控股的產業基金對外投資了多家企業,進一步拓展了其業務領域。
隨著“二次創業”戰略的深入實施,聖湘生物正逐步擺脫對單一業務的依賴,向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未來,這家企業能否在生物科技領域持續領跑,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