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新型結核病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啟動臨床試驗。動物實驗顯示,該疫苗保護效力較卡介苗提高20倍以上。今年7月,結核菌舌拭子快速檢測新技術也將在我國逐步推廣。
目前,我國唯一獲批的卡介苗可預防嬰幼兒重症結核病,但對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保護作用有限。此次北京胸科醫院團隊聯合生物科技公司研發的mRNA疫苗,具有安全性高、誘導特異性免疫應答能力強等優勢。該院細菌免疫室主任逄宇介紹,動物實驗顯示,這款新型疫苗的保護效力較傳統卡介苗、國外結核病疫苗提高20倍以上。
逄宇說,這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結核病疫苗可以為全年齡段人群提供新的接種選擇,有效降低結核病發病率和感染率。“下一步,研發團隊將系統研究疫苗的免疫策略、免疫方式、給葯途徑及適應癥狀。”
痰液檢查仍是結核病的主要診斷手段之一,但存在局限。例如對兒童患者,獲取痰液樣本困難。痰液收集過程易產生傳染性氣溶膠,對其他人群健康造成風險。24日,北京胸科醫院團隊發佈基於舌拭子的結核菌快速檢測新技術研究情況。研究結果表明,與痰液檢查相比,舌拭子檢測結核菌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提高到89.6%、96.2%。
“從應用場景看,舌拭子診斷產品成本低、易操作、檢測速度快,可用於大範圍篩查,實現結核病的早期發現。”逄宇表示,舌拭子也能為無痰或無法提供合格痰標本的患者進行快速診斷。此外,舌拭子採樣產生氣溶膠少,安全性更高。預計2025年7月,這項新技術將在國內逐步推廣,2026年應用於大面積篩查。
北京胸科醫院還發佈了人工智慧診斷大模型,可實現肺結核等肺部疾病的遠端無創早期發現,對肺結核的診斷敏感性可達80%。目前大模型已處於臨床前階段。
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
記者:柴嶸
【來源: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