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清明艾草香,解鎖艾葉的全方位養生攻略
更新于:2025-04-06 07:55:45
【保胃健康】傳承中醫藥文化,普及脾胃病防治與養生知識,解答民眾健康疑惑,助力健康生活。

清明時節,當青團軟糯的艾香在唇齒間流轉,你是否知道這抹翠綠里藏著綿延千年的養生智慧?艾葉不僅是時令美食的靈魂,更是古人傳承的天然養生良方。今天,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帶著大家解鎖艾草的全方位養生攻略。

艾葉的功效

艾葉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腎經,可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外用還可祛濕止癢,是婦科安胎、溫經止血的要藥,尤宜於下焦虛寒、寒濕證,為調經之妙品。《名醫別錄》評艾葉“主灸百病,可作煎,止瀉藥,吐血,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闢風寒,使人有子”,《本草新編》雲“艾葉祛寒氣而溫濕痹,安疼痛而暖胎元。胎漏可止,胎動可安,月經可調,子宮可孕,且灸經穴,可愈百病”,可見古人對艾葉有十分高的評價。

溫經止血艾葉常用於治療出血證。下焦虛寒,沖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經過多,可單用本葯,或配阿膠、芍藥、乾地黃等溫經散寒,養血止血,如膠艾湯;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多種出血證,常配生地、生荷葉、生柏葉等清熱涼血藥,如四生丸。散寒調經艾葉作為婦科常用的一味好藥,常用來治療小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小腹冷痛,產後受涼腹痛,可用本品炒熱熨敷臍腹;治下焦虛寒,月經不調,經期腹痛及白帶清稀等證,常配吳茱萸、肉桂、當歸等散寒止痛,養血調經之品,如艾附暖宮丸;治下焦虛寒,沖任不固,血不養胎所致胎動不安,或胎漏下血,與阿膠、芍藥、當歸等同用,以溫經止血,養血安胎。祛濕止癢艾葉也是皮膚科常用的一味藥,可用治濕疹、瘌癬、皮膚瘙癢,既可單味外用,也可與黃柏、花椒等煎水熏洗。此外,艾葉還是艾灸的材料,可將艾葉搗絨,製成艾條、艾炷等,用以熏灸體表穴位,能溫煦氣血,透達經絡。放置時間長的陳艾,沒有了生艾葉的燥烈之性,作用更為溫和,所以古人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清明“艾”養第一招:食艾

我國食用艾草的歷史由來已久。早自唐朝開始,《食療本草》便有記載:“若患冷氣,取熟艾面裹作餛飩,可大如丸子許,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到了近現代,民間更是有“清明前後吃艾草,勝過吃人參”的說法,艾草製作的美食也更加豐富,比如艾糍、艾米果、艾草青團、艾草煎蛋等等。

清明時節,是一年之中艾草最香、最嫩的時候,此時食用最為應季,於是全國各地的人們會採摘新鮮的艾草做成食物。

艾草被稱為“醫草”“純陽之草”。雖然艾草的嫩芽其功效不是最強大的,但也正貴在平和,如旭日而不是驕陽,能平和地溫補陽氣,力度不會過猛,因此適合多數人包括孩子食用。

關於艾草的食用方法,傳統的艾糍、艾草青團等,雖然美味,但不太好消化,容易引起積滯,並且偏黏膩,易生濕惹痰,所以一定要適量吃,尤其是脾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可以換一種容易消化的吃法,比如用艾草滾湯。

推薦藥膳1——艾草煎蛋滾湯

材料:鮮艾草30克,雞蛋2個。(1人份)做法:鮮艾草清洗乾淨后切碎,放入打散的雞蛋中拌勻,入燒熱鍋煎好,再加水適量煮沸,稍滾之後加鹽調味即可。

推薦藥膳2——艾草薑棗煮雞蛋

材料:艾葉10g,紅棗3顆,生薑3片,雞蛋1個,紅糖適量。(1人份)做法:雞蛋用水煮熟后去殼,再放入鍋中,加上洗淨的艾葉、紅棗、生薑,水開后煮15~20分鐘,最後加入紅糖即可。

艾草雖好,不過需注意的是,濕熱蘊結、陰虛內熱者人群需慎用;艾草有止血的作用,經期不要擅自使用。

清明“艾”養第二招:泡腳

民間有個說法:熱水泡腳,賽吃人參,富人吃補藥,窮人就泡腳。泡腳是日常養生保健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能夠促進血液迴圈,趕走體內寒濕。門診里經常有這樣的患者,我一摸他們的手就覺得十分冰涼,到了夏天,空調、冷飲襲來,四肢冰冷更加嚴重,我建議這類患者可以用艾葉、花椒、生薑煮水泡腳,來散寒、增強身體的陽氣。如果感覺體內寒濕比較重,平時又比較少運動,那麼可以經常用艾草煎水泡腳。艾草被譽為“純陽之物”,具有驅逐一切寒濕的功力。

寒濕的自我判斷方法

舌頭:舌體胖大,質淡,邊有齒痕,舌苔白厚膩。小便:尿液清長,沒有什麼味道,如水一樣。大便:寒濕易導致腹瀉,肚子總覺得不舒服,一吃油膩食品就想上廁所,尤其在夏天表現得更加明顯,一天要上好幾次廁所。每次都是一點點,不成形,很稀薄,中醫叫便溏。體味:寒濕體質的人汗出膚冷,身上基本上沒有什麼味道。帶下:白帶色白清晰如水,無臭味。感覺:寒濕內阻,會阻礙氣血的運行,導致經絡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濕的人會時常覺得局部有冷痛感、腫脹感或麻木感。

艾草泡腳,通常用乾品,以三年陳艾為更佳,陳艾沒有了生艾草的燥烈之性,作用更為溫和。

選取艾草乾品150克(1人份),加入2000ml的清水煮10分鐘,放涼或加溫水調節至40℃左右即可用。

泡腳時間可以選擇晚上9點,而且最好是吃完飯1小時後;空腹、極度疲勞、飯前飯後1小時內,不建議泡腳;建議用高的木桶來泡,水量沒過三陰交穴,有條件可以沒過足三裡;泡到全身發熱或者微微出汗就可以了,通常時長為15~20分鐘。

初審 | 盧悅明

審核 | 王軍飛

審定 | 陳佳佳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正式上線
正式上線
2025-03-26 03:52:11
蘋果CEO庫克再來北京
蘋果CEO庫克再來北京
2025-03-26 03: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