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找到癌症晚期患者極度消瘦致病因數
更新于:2025-04-06 07:58:35

腫瘤惡液質是癌症晚期患者的常見病症,其表現為極度消瘦、身體機能嚴重衰退等,即便給患者持續補充營養也很難使其恢復體重。北京大學科研團隊最新研究發現,腫瘤細胞產生的細胞因數MIF是致使患者脂肪組織生成能力“不可逆轉”下降,並促進病症發展的“罪魁禍首”。該成果27日晚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

腫瘤惡液質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甚至可直接導致患者死亡。但一直以來其發病機制都是醫學難題,目前也缺乏有效治療藥物。揭示腫瘤惡液質的病理機制及關鍵因數並開發干預手段,對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增強其對癌症治療的耐受能力及延長患者存留期都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肖瑞平教授、北京大學分子醫學所研究員胡新立所帶領的團隊,通過小鼠實驗對比分析腫瘤細胞與脂肪幹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發現腫瘤細胞因數MIF能啟動脂肪幹細胞的慢性炎症反應,增強炎症因數分泌,導致脂肪組織纖維化,並削弱脂肪幹細胞分化為成熟脂肪細胞的能力,從而促進了腫瘤惡液質病症發展。

進一步研究發現,肺癌、胃癌及結直腸癌患者血液中MIF水平顯著升高與患者體重下降程度呈現高度相關性。實驗證明,通過遺傳學方法或藥物抑制MIF,能有效緩解脂肪組織的萎縮及其他惡液質的臨床表現。

“癌症晚期患者為何會急速掉體重,怎麼補營養都胖不起來?MIF就是導致脂肪組織‘不可逆’損失的關鍵。”胡新立說,MIF通過與脂肪幹細胞上的受體ACKR3相互作用,促進炎症因數產生,並影響脂肪組織儲存脂肪的能力,因此即便給患者補充再多營養和能量也很難讓患者恢復體重,導致身體機能和抵抗力下降。

據悉,目前該團隊正致力於MIF抑製劑的研發,以期早日開發出有效藥品,以阻斷腫瘤惡液質發生。

肖瑞平認為,這項成果拓展了人們對於腫瘤惡液質分子機制的理解,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有望為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和預後提供新的策略。

來源:人民日報用戶端、新華社

【來源:新街派 生活報】

今晚,調油價!
今晚,調油價!
2025-04-03 20:42:27
突發!6.6地震
突發!6.6地震
2025-04-04 08: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