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生活在中國的烏鴣會模仿電動摩托車的警報器聲
更新于:2025-03-26 04:26:00

生活在人類社區的中國烏鴣可以模仿電動摩托車警報器的聲音,大約 50% 的雄性烏鴣會模仿這些聲音,儘管它們模仿的聲音在頻率和結構上與原聲不同。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模仿人類聲音的行為比預期的更為普遍,並建議進一步研究其與城市化和鳥類鳴叫發展之間的關係。

烏鴣能模仿電動摩托車警報器,儘管它們的模仿方式被簡化了。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模仿比預期的更為常見,可能涉及模仿源頭和其他鳥類,這促使人們進一步研究城市聲音對鳥鳴的影響。

許多鳴禽能夠模仿各種聲音,包括其他鳥類、兩棲動物甚至昆蟲的聲音,尤其是在繁殖季節。這種聲音模仿被認為在求偶表演中發揮著作用。在圈養環境中,鸚鵡等鳥類以模仿人類發出的聲音(包括人類的語言)而聞名。

然而,南京大學動物行為與保護實驗室鳥類學家、博士生傅長建表示,野生鳥類模仿人類聲音的報導仍屬傳聞,目前尚未有科學研究對這一現象進行系統或定量調查。

為此,傅和他的同事在科愛期刊《鳥類研究》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通過定量研究描述了人類發出的聲音和鳥類模仿的聲音有何不同。

“我們首先尋找一種生活在人類社區附近的擬態生物。在這種情況下,城市鳥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物件,”傅教授說道。“我們注意到,住在我們校園裡的一些中國烏鴣(Turdus mandarinus)有時會發出一些類似於電動摩托車警報的聲音,這些聲音融入到它們的歌聲中。這很有趣,因為這種警報聲音很難發出。”

因此,研究人員決定定量研究烏鴣對電動摩托車聲音的模仿,以瞭解模仿和真實電動摩托車聲音之間的聲學差異。

“我們知道雄性烏鴣的鳴叫種類非常豐富,包括各種鳴叫類型、模仿和物種特有的鳴叫,”傅說。“儘管如此,這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因為烏鴣可以模仿其他鳥類的很多聲音,而且它們物種特有的鳴叫也多種多樣。”

電動摩托車聲音和烏鴣模仿聲譜圖示例。 (A)–(B) 三個品牌的電動摩托車的鎖車聲、開鎖聲和警報聲示例,以及一個喇叭聲示例。 (C) 第 3 類警報聲的第一部分(包含 10 個連續音符),這是烏鴦模仿的模型聲音。 (D) 烏鴦發出的模仿警報聲,包含六個連續音符。 (E) 包含模仿警報的模仿歌曲;i:包含四個連續音符的模仿短語;ii:蒙面笑鶚 (Pterorhinus perspicillatus) 的模仿獨奏。 (F) 包含模仿警報/鎖車/開鎖聲的模仿歌曲,其中穿插著其他歌曲短語;iii:烏鴣物種特異性歌曲短語;iv:灰椋的模仿叫聲; v:電動助力車的模擬報警裝置。圖片來源:付長建

研究團隊歷時六個月,實地考察並記錄了 40 多種電動摩托車聲音和 26 只雄性烏鴣的鳴叫聲(共計 3041 段)。研究過程中,研究團隊發現,雄性烏鴣(50%)能夠模仿電動摩托車的警報聲,其中 84 次鳴叫包含模仿警報聲(2.8%)。

“模仿人類發出的聲音在烏鴣中比我們想像的更常見。然而,我們發現這些模仿的聲音與真實聲音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傅補充道。

研究團隊還發現,儘管模仿的聲音聽起來很逼真,但定量分析顯示兩種聲音存在明顯差異。模仿警報的頻率比真實警報低,音調也更少。

“由於人造聲音難以發出,烏鴦會模仿這些聲音的簡化版本,”傅解釋說。“我們還發現,不同地點模仿的聲音在聲學結構上也有所不同。烏鴣似乎不僅直接模仿電動摩托車的聲音,還模仿其他同類鄰居的聲音,這被稱為‘二次模仿’。”

鳴禽模仿人類聲音可能具有普遍性,其發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作者指出,進一步的研究應包括模仿人類聲音的數量、模仿的準確性以及城市化進程與鳴禽模仿曲目中人類聲音比例之間的相關性。

編譯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