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發動機,日夜不停地為身體各個器官輸送血液和氧氣。然而,這台“發動機”也會出現故障,其中慢性心衰和突發心梗就是兩種嚴重的心臟疾病。很多人都知道突發心梗兇險萬分,但可能不太清楚,慢性心衰其實更像一個“沉默的殺手”,而且比突發心梗更難逆轉,這究竟是為什麼?
一、突發心梗:心臟的“急性地震”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突發心梗。突發心梗就像是心臟遭遇了一場“地震”,通常是由於冠狀動脈突然堵塞,導致心肌細胞因缺血缺氧而迅速壞死。這就好比一條輸送燃料的管道突然被堵住,發動機的部分零件因為得不到燃料供應而瞬間停止工作。雖然突發心梗來勢洶洶,但只要救治及時,通過溶栓、支架植入等方法打通堵塞的血管,恢復心肌的血液供應,部分壞死邊緣的心肌細胞還有可能恢復功能,就像給“受損零件”及時補充了燃料,發動機有可能重新正常運轉。
二、慢性心衰:心臟的“緩慢生鏽”
慢性心衰則更像是心臟的“生鏽”過程。它往往是由多種心血管疾病長期發展而來,比如長期的高血壓、冠心病等。在這個過程中,心臟就像一台長期超負荷運轉的發動機,不斷地承受著過大的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臟的肌肉逐漸變得肥厚、僵硬,就像金屬生鏽一樣,心臟的功能也會逐漸下降。
慢性心衰時,心臟的泵血能力減弱,無法將足夠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身體為了維持正常的血液迴圈,會啟動一系列代償機制。比如,心臟會加快跳動,增加每次泵血的量,就像一個人為了完成任務不斷加班加點。但這些代償機制只是暫時的,長期下來,心臟會更加疲憊,功能進一步惡化。而且,慢性心衰還會引發一系列複雜的病理生理變化,涉及到神經內分泌系統、細胞代謝等多個方面。這些變化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使得心臟功能越來越差。
與突發心梗不同,慢性心衰的病變是逐漸累積的,心肌細胞的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就像生鏽的金屬很難恢復到原來的光澤和強度一樣,受損的心肌細胞也很難完全恢復正常功能。即使通過治療,也只能緩解癥狀,延緩病情的進展,而無法從根本上逆轉心臟的功能損害。
此外,慢性心衰患者的身體長期處於一種代償狀態,各個器官都已經適應了這種異常的狀態。一旦開始治療,試圖打破這種代償平衡,身體可能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的反應。而且,慢性心衰患者往往同時患有多種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疾病等,這些疾病會相互影響,進一步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三、守護心臟健康,從科學防治開始
雖然慢性心衰比突發心梗更難逆轉,但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以及規範的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品質,延長生命。近期,第二十一屆國際絡病學大會在上海召開,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李新立教授在會上分享了關於創新中藥芪苈強心治療慢性心衰的研究成果。
研究結果顯示,標準化治療西藥聯合芪苈強心能顯著降低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22%,包括降低心衰惡化再住院風險24%和心血管死亡風險17%,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這一成果不僅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自然·醫學》上,還得到了多部心衰權威指南的推薦,成為首個獲得I/A類推薦改善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患者臨床硬終點和中間終點的專利中藥。此外,李新立教授指出,芪苈強心的臨床價值不僅在於降低死亡率,更通過減少再住院次數和縮短住院時間,顯著減輕醫療負擔。
心臟健康關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瞬間,慢性心衰雖可怕,但並非不可防控。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用心呵護心臟,讓這顆“生命發動機”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轉狀態,陪伴我們走過漫長而美好的人生旅程。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