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敏感孩子,不夠自信,應該如何幫助她調整和突破自己?
更新于:2025-03-25 23:07:03

我們有了孩子之後會發現,有的孩子看起來大大咧咧,不需要大人教就能跟陌生人自來熟,面對外界評價即使是不好的評價也不會放到心上,而有的孩子好像正好相反,不愛說話,不願意向外界袒露自己,面對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時更敏感,情緒反應更大。

發現沒有,甚至一個家庭的兩個孩子的表現都可能會肉眼可見地不一樣。 有一個扎心的事實是:孩子可能天性如此。 在心理學中,我們往往用「氣質」這個術語來描述孩子這種與生俱來的脾氣或者性情。 氣質是一個人對其他人和環境進行反應的一種方式。

通俗來講,孩子在一個新的環境中能不能快速地適應,能不能經常表現出積極正面的情緒,說的就是一個孩子的氣質。 承認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我們探討孩子性格培養的基礎。 不過孩子性格的形成並不是先天氣質一個因素決定的,還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環境。

我覺得,家庭環境是其中最為重要的。 根據我數十個家庭的諮詢經驗,我發現:凡是孩子敏感、愛哭的,家裡肯定有情緒暴躁、容易發脾氣的家長。 輔導作業、陪孩子上興趣班,以為孩子好、説明孩子進步的名義,專門盯著孩子的錯誤,進行批評;要麼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難聽的話來打擊孩子。

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一點:所有的家庭活動,不管是輔導作業、還是其他,一個大前提就是良好的親子關係。 能看到孩子的進步,哪怕是對於一個小小的改善,不吝嗇對孩子的欣賞和讚美,不斷給孩子積極的正反饋; 願意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學校發生的哪怕一件很小的事情,哪個同學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笑話;孩子讀過一本書之後,跟他一起查資料,探討他的疑惑。 孩子願意訴說,你願意傾聽,在孩子青春期、成年之後,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會來找你,跟你探討。

孩子高敏感作為家長也不要太過於焦慮,高敏感的孩子也會有其他突出的優勢。我們不要給孩子貼上高敏感的負面標籤,我們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多去理解和鼓勵孩子。 可以試試以下幾個方法。

一、放手讓孩子去做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學會放手,孩子長大就是漸行漸遠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要為孩子包辦所有事情,多給孩子自己去嘗試的機會。 ·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生活上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環境下自己想辦法解決面臨的問題、困難等,才會變得勇敢和自信。 ·讓孩子自己決定週末去哪裡玩、上什麼興趣班等,只有孩子自己做決定、有選擇的權利才會有判斷問題的能力。

二、別和其他孩子比較 我們小的時候最不喜歡家長拿我們去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所以我們做了父母以後就不要再去做讓孩子討厭的事情。 不要孩子哭的時候對孩子說:“你怎麼動不動就哭,就你愛哭,別的孩子怎麼不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即使孩子高敏感,我們也要接受孩子的與眾不同。

三、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 高敏感兒童就是容易情緒化,愛哭就是孩子最容易表達情緒的方式。當孩子陷入負面情緒的時候就會陷入到自我世界里,家長的勸導其實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但是如果我們接受了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消化的時間,孩子可能容易接受,也願意把心裡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