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公園柏樹“冒煙”後續來了!“過敏元兇”為何不能一砍了之?
更新于:2025-03-26 04:16:41

  隨著氣溫逐步轉暖,北方多地進入花粉高峰期。最近幾天,“北京圓柏花粉達到可視化濃度,過敏導致眼淚鼻涕橫流”的短視頻引發廣泛關注。

  北京圓柏花粉達可視化程度

  是真的嗎?

  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鈕世輝介紹,這些視頻是真實的,並非人工智慧生成。

  圓柏分為“公樹”和“母樹”,只有公樹會散粉。之所以肉眼可見,是因為松柏採用的是風媒傳粉,花粉質輕。為了增加傳粉成功率,散粉時間集中且量大,造成了“花粉雲”“花粉霧”的現象。

  “能不能砍掉種點別的樹”,近期網上也出現了這樣的聲音。

  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叢日晨介紹,目前,包含松、柏在內的常綠樹種佔北京城市綠化樹木總量約三成。由於柏樹樹形挺拔、枝葉密實,綠化美化、除塵降噪功能極佳,是理想的園林綠化樹種。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松柏又有著正直剛毅、堅強不屈、長壽永恆等文化意象,在北京故宮、天壇公園、景山公園、北海公園等廣泛分佈。

  叢日晨表示,現存圓柏有很多古樹,難以一砍了之。砍樹受法律約束,古柏樹更受法律保護。天壇公園內,3562株古樹大部分是柏樹,這些古樹是沒法替換的。

  為什麼今年花粉尤其多?

  有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向央廣網記者介紹,往年天壇公園並未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花粉傳播現象,“今年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樣的場景,就像下雪一樣。”

  3月22日,公園內花粉傳播情況已大幅好轉(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天壇公園園林科高級工程師張卉表示,今年花粉大規模傳播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狀況。去年冬季未出現降雪,而今年又缺乏雨水滋潤,持續乾燥的氣候條件致使花粉傳播量遠超正常水準。

  對此,天壇公園視花粉情況採取了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對柏樹進行白天2至3次和夜間1次噴水作業,以及不間斷的地面清潔工作,以有效降低花粉對環境及遊客的影響。

  公園門口擺放的提示牌(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公園內擺放的花粉過敏科普提示牌(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記者探訪:

  花粉傳播情況已有所好轉

  3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天壇公園,發現公園花粉問題已得到大幅改善,網傳視頻中如“沙塵暴”般的花粉飛舞現象並未發生。

  天壇公園工作人員針對花粉問題進行噴水作業

  “事實上,天壇公園每年都會針對花粉問題進行噴水作業,只是往年未出現過今年這樣明顯的花粉飄散情況。”張卉介紹,花粉防治時間為3月10日到4月15日,公園會實時監測松柏類樹木開花情況,初花期開始噴水作業,至花粉濃度降低為止。防治區域包括主幹道兩側,花粉濃度高的遊覽區和柏樹區。主要防治的樹種為檜柏、側柏。“對於樹木,我們用清水高壓噴霧;對於草地,用噴灌設施噴洒沖洗,促進花粉沉降;地面用人工和清掃車進行花粉清掃。”

  3月22日,公園內花粉傳播情況已大幅好轉

  “預計到5月,花粉期會徹底結束。”張卉建議,市民遊客近期可選擇早晚進入園區遊覽,盡量避開中午花粉高峰時段。

  北京將種植

  不產生花粉的雌株柏樹

  不能一砍了之,還有什麼辦法能緩解花粉問題?叢日晨表示,從積極治理的角度來講,北京近日採取的修剪樹枝、灑水噴淋、地面濕化等措施,就是目前針對存量柏樹散粉問題最有效的措施。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表示,近年來,北京在做枯死樹清理等工作時,已陸續開展易致敏樹種的更新替換。今後,園林綠化工程也將嚴格控制相關樹種的栽植量。但因柏樹生態作用顯著,園林綠化部門將選育雌株,也就是不產生花粉的“母樹”進行種植。

  央廣網綜合央廣網北京頻道、央視新聞

  記者:龐婷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