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吉安
“大接特接夏鳳華追星運!”
“你擔來了,我擔能來嗎?”
“太羡慕華子了年紀輕輕就追星成功!”
《北上》劇中,24歲的夏鳳華終於在謝望和的邀請下前去觀看了偶像李宇春的演唱會,多年夙願終償。“見證你成長讓我感到充滿力量”,《和你一樣》的歌聲中,曾經那個17歲的頑皮少女在拼搏與奮鬥下,終於長成了“可靠的大人”。
劇外,演員白鹿曬出的“打卡”花絮照下,李宇春本尊親自回復,圓滿了劇中“大華子”的追星夢,也給一眾劇粉帶來了巨大的驚喜。“誰還沒點追星成功的時刻呢!”相關詞條下,不少追星人紛紛曬出了被偶像“翻牌”、鼓勵的回憶,年少的喜愛瘋長成了最熱烈真誠的期待,鮮活的愛意在劇內外同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年代劇”,隨著劇情的進展,嚷嚷著“最大也就35歲懷什麼舊”的90後對《北上》真香了起來。花街少年們迎接10年代的新挑戰,90後身上特有的“莽”“軸”“拼”和“自我意識”也成為新的敘事鉤子,引發無數追劇人共鳴。
央1黃金檔開播首日刷新近兩年劇集首播日即時收視率紀錄,首周收視率在近三年電視劇中排名第一,播出期間多次登頂雲合數據正片有效播放榜單,相關話題微博閱讀量達47.7億,豆瓣開分7.3……作為愛奇藝“大家劇場”2025年的首部作品,《北上》的表現再次說明瞭大文學家IP影視化的破圈能量。
現實題材年代大劇獨有的高國民度、強共鳴感和優質價值觀引領也吸引了一眾品牌的跟進。播出至今,已有25+品牌與《北上》合作。沿著一部部爆款內容的脈絡,越來越多品牌意識到了時代大劇在商業消費側的價值。
《北上》的出圈也直接將江蘇文旅熱潮推上新高峰。《北上》開播首周,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遊客量增加40%,民宿預定量上漲215%,劇粉將熱情延展至文旅目的地,實現“一部劇帶火一條河”,名家IP大作在消費示範上的作用也被越來越多地方文旅機構看重。
以小見大、以情動人,文學性IP如何撫慰煙火人心?
什麼才是文學IP正確的打開方式?《北上》用細膩的故事和接地的“煙火氣”詮釋了兼顧文學性和商業性的訣竅。
運河作為原著中的“精神圖騰”,關於運河精神的傳承,以及圍繞運河人家數代之間不同人生際遇的巧妙勾連被讀者廣為稱道。而在劇中,這一核心元素被具象為一個個小家的故事,在衝突、起伏中牢牢抓住無數觀眾的心。
以胡軍飾演的謝老大為例,有著航運夢的他,經歷了從青壯年的意氣風發到中年失意再到運河申遺成功后“峰迴路轉”的全過程,大量觀眾從這一角色身上照見了父輩和自己的影子。
開篇時運河船運正興,意氣風發的謝老大是小院的“收入頂樑柱”,鎮上的“致富好大哥”,五戶人家籌錢買船,一起奔小康,而心思活泛的謝老大又琢磨起了“小船換大船”。街坊鄰里的面子、兄弟合夥做生意的裡子,“該不該參與籌錢”一下便激發了大眾的熱議。至今,“換船到底賺沒賺錢”“當時該不該換”的話題都被觀眾不斷探討。
隨後,隨著高速公路的衝擊,船運產業急轉直下,“只會跑船”被困在原地的謝老大一路行來步步難,短短幾年便成了一個禿頭、頹廢的“酒蒙子”。
“沒有人能夠永遠趕上時代浪潮”、“時代落在肩上變成大山”,層層壓下的債“擊鼓傳花到了最底層人的手上”……評論區,有運河兒女的“現身說法”,也有新一代對父輩的理解和感同身受。觀眾們既為他的失意共情,也為他的“執著”而不平。
直到最新劇情,大運河終於申遺成功,花街有望依靠旅遊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堅守在運河邊的父輩總算等來了新的機遇,觀眾們也紛紛呼籲起新一代的兒女:“花街少年,該回家了!”
以小家講大家,《北上》中,船運產業的興衰、運河沿岸的文明傳承作為家庭線的主軸,深深打動無數追劇觀眾的心。同時,《北上》還設置了一條完整的90一代奮鬥線,用新一代的拼搏和冒險引發起更年輕一代的共鳴。
不止於藍白校服、網吧追星、流行歌曲等懷舊元素,文學作品的時代性和現實性更具力量,劇中關於“讀書有用論”的辯證思索頗為動人。高考後花街六子起點參差,北漂時面對的境遇也頗為不同。努力收穫自考文憑的大華子在歡慶時被頹廢自卑的邵星池“潑了冷水”,一直作為燈塔存在的謝望和也在大城市內逐漸“迷失”。
隨著衝突激烈,北漂的野心和殘酷現實的碰撞、友情的離散成為推動敘事的關鍵,也深深打動無數螢幕前的年輕一代。甚至有觀眾分析起了角色和運河的隱喻勾連,引發一眾劇粉的熱情探討。這一刻,河流的命運和角色深深串聯。
對藝術作品中核心“精神圖騰”的保留、符合影視化語言需求的敘事主軸、對創製細節的精心打磨……這些雕琢最終打造出了《北上》的高質感,也收穫了無數觀眾的深度共情。
值得關注的是,《北上》能引發全民討論和共情,再次彰顯出愛奇藝在文學IP改編領域把控能力的穩定性、優質作品產出的確定性。
從《人世間》《風吹半夏》到《人生之路》《大江大河》,影視化高成功率下,這些精品文學作品兼具口碑與流量,得以穩定發揮文化賦值功能,吸引著更多的商業合作夥伴。
國民度、高口碑,合作《北上》的品牌看重了什麼?
“更廣的使用者群、更強的共鳴感和更深度的消費引領。”某快消品牌如此向娛樂資本論表示,“相比偶像型類目的聚焦年輕使用者、垂類人群和明星屬性,這類名家藝術型IP在品牌價值賦能上的作用十分突出,也是吸引我們入局的關鍵”。
名家IP穿透代際的廣泛影響力,對國民品牌具有重要戰略價值。《北上》濃厚的家庭集體追劇氛圍下,海露、康師傅、綠箭等一眾高國民度品牌也得以結合不同人群訴求,找到更精准的植入切口。
海露滴眼液瞄準喜愛熬夜追劇的年輕使用者,在片頭精彩時刻中打造“運河兒女護眼指南”;綠箭口香糖瞄準花街姐妹,借助女主演白鹿的代言身份強化“花樣清新”概念;康師傅化身追劇好搭子,以“花街首選”的身份在中插中強化“趣爽”屬性,高國民度和足夠多元的細分場景,為一眾合作品牌強化目標用戶認知提供廣闊空間。
年代大劇也具備更強的情感連接。運河人家的一路成長牽動大量觀眾沉浸式追劇,與劇情強結合的貼片類廣告也化身情感符號,以更柔性的方式強化產品特質,營造出高陪伴感,極大提升了品牌好感度。
開餐館的淮揚菜大廚周宴臨請客時,王致和作為“大廚常備”的調味品牌出現,強化產品“好菜幫手”的特質;
“花街六子”打水仗的溫馨場景下,有999感冒靈守護孩子們的“肆意淋水”,家庭好幫手的形象十分貼心;
馬奶奶中風后練習走路時邁出的第一步,好事“花生”的銀鷺與螢幕前的觀眾一同欣喜;
謝望和提醒父親謝老大喝酒傷肝時,鼻炎康片強調“健康為尊”,也與觀眾情緒高度貼合。
在高情感共鳴下,品牌收穫的不止是硬性曝光,還有和觀眾同頻共振的情感陪伴和趣味創作。劇集相關話題下,甚至有劇迷將夏鳳華和謝望和的感情線形容為“王致和”風味,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足見品牌“陪伴屬性”的成功。
同時,這種具備高品質和沉浸感的大劇在消費示範上具備強引領作用。大量觀眾因為在劇中照見自己,所以更希望獲得“同款”。
《北上》中,淘寶和邵星池扮演者翟子路聯合打造了創意中插,運河少年的復古穿搭轉化為“澤西風”消費潮流,引導使用者前往淘寶搜索劇集關鍵詞,收穫穿搭新趨勢。這樣的定製中插,也成功將使用者追劇熱情轉化為好物種草,將消費示範性落在了實處。
更難得的是,高口碑年代劇作也會放大品牌的時代精神內核。
《北上》中,當追劇觀眾因認同運河精神而認同品牌時,一眾合作方便收穫了“文化賦值”。這包含了一路相守的陪伴感、跨越歲月的厚重積澱、在不同選擇下對本心的堅守……對於塑造品牌價值、加深用戶認同感助力頗多。
“在市場加速淘洗的過程中,這種深度的品牌精神加持是我們打造護城河的關鍵。”上述快消品告訴小娛。顯然,對於高國民度的快消品牌、具備強品牌力打造需求的品牌,都可以藉此實現高效借勢。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在迷霧劇場的運營中,愛奇藝展示了成功的劇場IP操盤經驗。隨著大家劇場進入系統化運作,一眾名家IP也有望收穫聲量和口碑上的雙重加持,以廠牌形式加深和觀眾的聯結。對品牌來說,這也意味著更確定的商業回饋和更優質、集中的曝光。
從遠端追劇到實地打卡,《北上》如何帶飛蘇州老街?
不止於品牌,越來越多地方文旅也被高價值的影視作品成功“帶熱”。
拍攝時,《北上》劇組將整個採景地放到了蘇州運河段,紮根於地方的故事和大量實拍的老街場景以及民俗特寫,在文旅領域爆發出了消費示範性。
隨著《北上》熱播,劇中內容為地方文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熱議話題切口,劇中同款美食、運河申遺成功、跟著《北上》游昆山……劇內話題啟動了大批文旅帳號積極啟動對文化和家鄉的傳播。愛奇藝更是與多方資源協同,共同將現實大劇的影響力落到方方面面,推動劇迷對運河文旅的了解不斷加深。
《北上》發起的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的打卡集章活動,吸引了100+文旅機構的矩陣化跟進,運河大片和同款打卡玩法更是讓江蘇文旅集體開啟“劇宣模式”。同時,《北上》與攜程老友會合作定製“大運河溯源之旅”路線幫助觀眾從看劇到旅行無縫銜接,與百度百科聯合打造的“大運河科普專題”收穫超8000萬曝光,與大眾點評合作的“沿著大運河逛博物館”徵稿活動吸引超兩萬人參與互動……
借助一部具備高文學性、藝術性的時代大劇,地方政府、互聯網平臺、小鎮商家、文化傳承工坊與劇粉一起,共同完成著影視IP的長效運營。高品質大家IP劇作也源源不斷在地方產業帶續熱,在文旅側發揮長久價值。
這樣的文旅引領性並非首次,從愛奇藝首創“一部劇帶火一座城”影視文旅行銷策略,到《北上》的“一部劇帶火一條河”效應,愛奇藝“影視ip+文旅”的行銷模式已有過多次成功案例——《我的阿勒泰》在全國持續掀起 “阿勒泰旅遊熱”,《人世間》讓長春的地域文化得以廣泛傳播,《狂飆》直接捧紅江門和“豬腳面”……顯然,優質藝術作品具備強文旅引領性和消費帶動性。
更令人期待的是,3月13日,愛奇藝官宣首個線下樂園專案落地江蘇揚州。愛奇藝樂園將包含全感劇場、全息光影空間、沉浸演藝劇場、影視置景互動、NPC互動體驗、派對時刻MR遊戲、主題活動七大版塊,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打造一個
以影視主題IP體驗為核心的沉浸式文娛體驗新空間。這一影視文化與地方文旅深度結合的嘗試,有望成為全方位啟動大運河片區發展新活力的關鍵一步,促進當地文旅和消費的協同發展。
綜合來看,《北上》的成功不僅是單一專案的成功,從《人世間》《人生之路》到《北上》,愛奇藝在製作巨集大、強藝術性的名家IP時呈現出愈發嫻熟的操盤能力和穩定的爆款打造力。這背後,是對廣譜觀眾情感需求的洞察,對現實題材創作大方向的抓取、對時代精神的提煉和落地。
這些具備強藝術價值、情感價值和影響力的時代大劇,也將是下一階段品牌和文旅集團的關注重點。後續,大家劇場中的《中文桃李》《父父子子》《一日三秋》《生萬物》等文學改編大劇,值得行業持續關注。
1分鐘速讀
本文講了最近熱播的年代劇《北上》成了爆款,不僅讓年輕觀眾追得停不下來,還帶火了一波文旅經濟。這部劇到底有啥魔力?簡單來說就是三個關鍵詞:共鳴感、煙火氣、大運河。
1. 年輕人為啥愛看?
2. 收視和商業雙贏
3. 一部劇帶火一條河
4. 愛奇藝的爆款秘訣
總結
《北上》的成功證明,好故事+接地氣的人物+時代情懷,不僅能賺眼淚和收視,還能帶動品牌行銷和地方經濟。愛奇藝這類“把文學IP拍成百姓生活史”的劇,正在成為吸睛又吸金的流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