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鵬城,福田區筆架山公園蟬雀徑,當攝影師“燕子”按動快門拍下樹枝搖曳間的一抹檸檬黃色倩影,深圳的觀鳥圈沸騰了:自2005年在中國廣州有觀測記錄以來,時隔20年,一隻琉球姬鷃首次造訪深圳,並刷新了這座濱海之城記錄到的野生鳥類名錄。
4月7日出現在寶安區西鄉中學的琉球姬鶻。(金瑩 攝)
據網友“觀鳥的周哲”介紹,4月3日中午,鳥友“燕子”將拍攝到的照片發群確認後,迅速引爆觀鳥圈。背著“長槍短炮”的追鳥人從四面八方湧向筆架山,想一睹風采。他們苦守至暮色降臨,這位神秘的訪客終於再現芳蹤:它在枝頭站立了一會兒,與竹節蟲大戰300回合后飽餐一頓,又飛到小溪裡撲棱著洗了個澡……經比對細節,專業人士確認這是深圳首次觀測記錄到琉球姬鶻,也為深圳鳥類記錄新添一筆。
“整整20年,深圳真的有琉球姬鷂了!”在“鳥友圈”裡,觀鳥愛好者們難掩喜悅。據百度百科介紹,琉球姬鷂(學名:Ficedula owstoni)為鷂科姬鷂屬動物,體長12-13釐米,體重11-13克。雄鳥上體大部分黑色或橄欖黃綠色,下背和腰黃色,具長而顯著的黃色眉紋。颏、喉、胸和上腹亮黃色,其餘下腹淡綠色。胸側為黑色,兩翅及尾羽亦呈黑色,內側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大黑翅上形成一大塊白斑,極為醒目。主要分佈於琉球群島南部的林地,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以昆蟲為食。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評為“無危”,在中國作為“三有”保護動物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目前,琉球姬鷂在中國多為遷徙過境個體,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2005年廣州中山大學康樂園,此後香港、上海、廈門等地偶有記錄。巧合的是,此番早於深圳一日,琉球姬鷃再次驚豔亮相康樂園。
“琉球姬鷂是那麼機靈活潑,在密林間來回穿梭。它每每出現,都會引發‘兩腳獸’一陣小小的雀躍聲。透過儀器,它上體均勻的橄欖綠、喉間的檸檬黃,及下腹的顏色分界都能清楚地觀察到。小鳥或許知道十幾米開外有一堆圍觀者,覓食的方向朝著林密的地方鑽去,最終消失在暮色中。” 網友“阿魁今日觀鳥了嗎”說,“琉球姬鷂,謝謝你路過深圳,歡迎下次再來!同時也呼籲大家文明觀鳥拍鳥,抵制誘拍、投喂,保護好生態環境和遷飛通道,它們才會念念不忘這處鳥類友好的遷徙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