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英雄花開之際,音樂劇《雄獅少年》“回娘家”,將作為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劇文化節開幕演出,於3月20日-23日在廣州大劇院連演6場,陳小春、金池、方書劍、陳科銘、李秋盟、陳沁等實力派演員傾情演繹。
隨後,該劇還將於上海、長沙、深圳開啟新一輪巡演。
吸引逾5萬人次入場觀看
三年前,動畫電影《雄獅少年》以精良的製作和新穎的立意,掀起“國漫復興”的浪潮。改編自同名電影IP,由孫海鵬執導、張苗監製並擔任製片人、里則林編劇的音樂劇《雄獅少年》應運而生,於2024年在廣州首演。
用舞台藝術傳承嶺南醒獅文化,讓千年“非遺”煥發時代光采,音樂劇《雄獅少年》講述了小鎮少年勇敢追夢拜師學藝,歷經磨礪舞起獅頭創造奇跡的熱血勵志故事。全劇在音樂、舞蹈和舞獅的交匯演繹下徐徐展開,故事情節婉轉曲折、蕩氣迴腸,鼓舞人心。
劇中以音樂推動劇情發展,激蕩情感,展現濃厚的嶺南風情,為觀眾帶來充滿地域特色和文化韻味的聽覺和視覺雙重享受。
自首演以來,該劇席捲全國多座城市,已吸引超過5萬人次觀眾走進劇場,全網曝光破5億,並獲得2024北京·天橋音樂劇年度盛典組委會特別獎,2024年演藝大世界音樂劇風雲榜年度優秀音樂劇,2024演藝廣東年度發佈-年度Top演出、年度最佳原創、年度創新大獎等多項殊榮。
頂尖主創攜手打造精品
該劇集結華語音樂劇一線主創團隊。
創作出《一屋寶貝》《大狀王》等多部佳作的大灣區音樂劇的“夢幻組合”高世章、岑偉宗和張飛帆再度聯手,分別擔任作曲&編曲&音樂總監、作詞和編劇,聯合導演&編舞&舞臺美學張月盈、聯合導演周笑微、聯合編舞&巡演導演吳泳巨集、編曲羅健邦、燈光設計&舞臺美學楊子欣、服裝造型設計Demon Zhang、聲樂指導陳沁等藝術家共同參與創作,並特邀廣東醒獅的省級非遺傳承人、“趙家獅”第五代嫡傳人趙偉斌擔任醒獅指導,視覺藝術家龐浩擔任主視覺概念攝影及設計。
“放棄縱有萬般理由,堅持只須一個就夠!”這句話不僅是音樂劇《雄獅少年》的核心精神,也是編劇張飛帆在創作過程中始終堅持的信念。他通過提取電影原作中最具戲劇性的內容,將情感推向高潮,讓音樂與劇情完美融合,同時細膩地刻畫了鹹魚強與阿娟、阿貓、阿狗之間深厚的師徒情誼,打造出多個笑中帶淚的動人場景,呈現了劇中簡單卻熱血的追夢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使用的50多個獅頭由廣州“趙家獅”精心打造。獅頭的設計既保留了電影中的經典元素,像阿娟獅頭、破損獅頭、陳壯成的傳統張飛獅等主要獅頭的設計及製作基本參考動畫電影本身的設定,又根據音樂劇的劇情需要進行了原創設計,新增設計了一些電影裡沒有的獅隊和獅頭,如第一首歌里黃村獅和鄭家獅,以及決賽中娟然的“許十三醒獅隊”等,使得舞臺上的醒獅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實力派演員合力呈現
影視歌舞綜藝五邊形全能的陳小春再度出演“鹹魚強”一角。
他將鹹魚強從落魄到重新崛起的複雜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既有幽默風趣的一面,也有深沉內斂的情感流露。他用自己的表演方式投入到“鹹魚強”的世界,為角色注入了獨特的個人魅力,也讓觀眾感受到“鹹魚翻身”的勵志精神。
方書劍和陳科銘兩位優秀音樂劇演員的回歸,再次為少年阿娟這一角色注入了青春與熱血。他們通過細膩的表演和動人的歌聲,展現了阿娟在追夢路上的堅持與努力,讓觀眾感受到少年逐夢的勇敢與熱愛。
《中國好聲音》實力女唱將金池和音樂劇《劇院魅影》中文版吉瑞夫人的扮演者陳沁共同塑造了阿珍這一角色,她們通過歌聲和演技呈現阿珍外表潑辣、內心溫柔的特質,同時她們對家人和夢想的深情守護也讓觀眾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凡力量。
此外,李秋盟、覃一凡、李玉言、李金城、郝曉輝、張毅凱等演員的傾情演繹,更增添了劇目的藝術感染力。
文 | 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姚惠
圖、視頻 | 演出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