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兒:春天裡的綠色寶藏,兒時的味道,滿滿的回憶與溫暖
更新于:2025-03-26 00:57:27

每到春天,仿佛大地都在悄悄地發芽,迎接著溫暖的陽光。對我們這些曾經在鄉村長大的孩子來說,春天的象徵不止是花開草長,還有一種特別的味道,那就是榆錢兒。可能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像榆錢兒的模樣,但對於上了年紀的我們來說,它不僅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是藏在記憶深處的味道,一種屬於春天的獨特符號。

一到春天,寒冷的氣息還沒完全散去,但榆樹卻似乎早已收到信號,在那微涼的風中悄悄冒出嫩芽。沒過多久,這些新芽便長成了小巧的榆錢兒,掛在樹枝上,像極了古老的銅錢,清新而美麗。遠遠望去,整棵榆樹彷彿穿上了一件閃耀著綠光的披風,仿佛春天的使者,用它那滿樹的“綠銅錢”迎接著四季的輪迴。

你走近一點看,每一片榆錢兒都薄薄的,圓圓的,光滑的邊緣透著微光,嫩綠得彷彿充滿了春天的生命力。小時候,我常常站在榆樹下,仰著頭,看陽光透過榆錢兒的縫隙灑下,光影跳躍著,伴著淡淡的清香,沁入心底。那一刻,仿佛春天的所有氣息都彙聚在這一樹一葉之間,連空氣都瀰漫著無比清新的味道。

對我們這些孩子來說,榆錢兒可不是簡單的植物,它是春天裡最美味的“天然零食”。那時候,家裡大多沒什麼零食,榆錢兒成了我們最珍貴的“口糧”。每當春天來臨,村裡的孩子們都會興奮地跑到榆樹下,等待那一串串綠色小錢兒成熟。

小男孩們像靈活的猴子一樣,三兩下就爬上了樹,一邊摘榆錢兒,一邊朝樹下得意地喊:“接住啊,看我摘的可都是大把的!”女孩子們在樹下跳躍著,伸長手臂,眼巴巴地盯著那些掛在枝頭的榆錢兒,想要接住每一片。有時沒接住,大家會嬉笑著裝作生氣:“你咋扔的呀,不能準點兒嗎?”一時間,榆樹下充滿了歡聲笑語。

摘下來的榆錢兒也不用洗,直接就往嘴裏塞。它們新鮮得就像春天剛剛甦醒的生命,口感又脆又甜,帶著那種只有春天才能有的清香。有時候,吃得太急,還會被梗卡住喉嚨,咳嗽幾下,然而,我們依然停不下來,繼續吃著。誰也不在乎,誰吃得多,誰吃得快,只是開心,滿足,享受那一刻。

有時候,玩得太久,我們會帶著摘下來的榆錢兒回家。媽媽會洗淨榆錢兒,和玉米麵一起做成榆錢窩頭。這種簡單的家常味道,至今依然讓我心頭一暖。媽媽的雙手總是能做出最美味的食物,榆錢兒和玉米麵的香氣混合在一起,蒸籠裡的窩頭鬆軟可口,吃上一口,滿嘴瀰漫著榆錢兒的清香和玉米的甜味,尤其是蘸上一點媽媽自製的辣椒油,那個味道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除此之外,媽媽還會用榆錢兒包餃子、蒸包子,做成不同的菜式。每一種做法,都有著它獨特的風味和溫暖的回憶。而每當我吃到這些熟悉的味道,似乎就能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和家人一起度過的那些日子。

在我的家鄉,有一棵特別大的榆樹,從我有記憶起,它就一直在院子里,陪著我度過了無數個春夏秋冬。那棵老榆樹就像是家裡的一位長輩,見證了我的成長,也記錄了我的童年歲月。

春天,榆樹下是我們最喜歡的聚集地,榆錢兒掛滿枝頭,我們圍著樹轉,摘榆錢兒,吃榆錢兒,肚子吃得圓滾滾,臉上是滿足的笑容;夏天,榆樹的枝葉繁茂,像一把大傘,遮擋著烈日,我們在樹下乘涼、寫作業,聽爺爺講著那些古老的故事;秋天,榆樹的葉子變黃,風一吹,樹葉沙沙地掉落,孩子們在落葉堆裡玩耍,踩得“嘎吱嘎吱”響;冬天,榆樹上積滿了雪,看起來像是開滿了白花,我們在樹下堆雪人、打雪仗,儘管小手被凍得通紅,也捨不得進屋。

對於我們這些曾經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孩子來說,榆樹不僅是一棵樹,更是童年的一部分,承載著無數美好與快樂的記憶。即使後來我離開了家鄉,去到城市上學、工作,但每當感到疲憊或思鄉時,那棵榆樹和一串串榆錢兒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裡,給我帶來力量和安慰。

現在的生活水準提高了,零食琳琅滿目,但榆錢兒在我的心中依然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更令人驚喜的是,榆錢兒如今也不再是單純的鄉村食物,它已經在都市餐桌上找到了新的位置。

許多大飯店的廚師們將榆錢兒和各種食材結合,創造出了許多新穎的美味。比如榆錢兒炒雞蛋,金黃的雞蛋和綠意盎然的榆錢兒炒在一起,色香味俱佳;還有榆錢兒沙拉,將榆錢兒與新鮮蔬菜、水果一同搭配,淋上酸甜的沙拉醬,清爽又健康。這些創新做法,讓更多的人開始認識榆錢兒,也讓我們這些從小吃榆錢兒長大的老鄉,嘗到了不同的味道。

朋友們,榆錢兒在你的記憶中,是否也佔有一席之地呢?無論是在鄉村的田野,還是城市的小巷,你是否也有過與榆錢兒的親密接觸?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你們的故事,一起回憶那份藏在心底的春天味道,讓我們共同傳承這份屬於童年、屬於春天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