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10種野菜,你吃過幾種?味道還記得嗎?如今難覓蹤影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每當春天來臨,萬物復甦,塔諾間瀰漫著野菜的清香。這些野菜隨處可見,無論是山坡、叢林,還是田間地頭,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
小時候,我常和夥伴們結伴上山挖野菜,那種收穫的喜悅至今難忘。野菜是大自然的饋贈,純天然、無污染,是最樸實無華的美味。
我們背著竹簍,手持鐮刀,踏入山林,採摘滿滿一簍野菜,然後帶著收穫的喜悅回家烹飪。你還記得童年那些常見的野菜嗎?
那些熟悉的味道是否還留在記憶里?對我而言,它們是童年裡最難以忘懷的滋味。
蕨菜,口感微澀,但經過處理後別有風味。採摘時需選擇尚未開花的嫩蕨菜,焯水後即可去除澀味,口感更加鮮嫩。
回想起小時候的農村生活,雖有艱辛,但蕨菜帶來的美味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亮點。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蕨菜不僅填飽了肚子,也承載了許多美好的回憶,更讓我們倍加珍惜如今的富足生活。
樅樹菌,生長在樅樹林中,是一種珍貴的野生菌類,也被稱為樅菇、鬆乳菇、絲毛菌等。它主要在4月和9月生長,口感鮮美,深受人們喜愛。
有人說,一朵樅樹菌能熬出九碗鮮湯,可見其滋味之鮮美。在童年的記憶里,樅樹菌是一道難得的美味,如今在農村已難以尋覓,讓人不禁懷念那些簡單卻幸福的時光。
薺薺菜,又稱香薺菜、水薺菜、菱角菜等,是許多人的童年美食之一,口感清香,深受喜愛。
薺薺菜雞蛋餃子,是媽媽的味道,是童年的記憶。如今,城市裡雖能見到薺薺菜,但大多為人工種植,少了野生薺薺菜的那股清甜。
香椿葉,採摘自香椿樹的嫩芽,以其獨特的香氣受到青睞。在鄉間,香椿隨處可見,無論是炒雞蛋、拌豆腐還是醃制成鹹菜,都是極佳的美味。
在農村,香椿是天然的饋贈,而在城市,它的價格早已超過了許多普通蔬菜,成為春季時令的“奢侈品”。
蕨根粉,由野生蕨菜根提煉而成,其口感和營養價值不輸蕨菜。對於經歷過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說,葛根和蕨根曾是饑荒時期的重要食物來源。
小時候,我常跟著父親去挖蕨根,天剛亮便出發,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一天下來,能挖到七八十斤蕨根,非常辛苦。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們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也更加懂得蕨根粉的珍貴。
冬季的饋贈,來自大自然的珍饈美味。冬日里,山野間可尋到一種特別的野菜——蕨菜。儘管冬天的蕨菜已經枯萎,但其根部仍是一種珍貴的食材。
將挖回的蕨菜根清洗后捶打,再經過過濾,便能得到細膩的白色澱粉,這就是美味的蕨根粉。用它製作酸辣蕨根粉或炒臘肉,讓人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溫暖。
春意盎然,萬物復甦,清明時節正是春筍最鮮嫩的時候。小時候,我們常背著竹簍,穿梭在竹林間,尋找那些藏在土裡的春筍,這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美味。
春筍炒肉、春筍燉臘肉,每一道菜都令人垂涎欲滴。這些簡單的食材,承載著童年的味道,也成為記憶深處抹不去的鄉愁。
蒲公英,農村常見的野菜,在山間、田野,甚至自家菜園裡都能找到。雖然蒲公英略帶苦味,但許多老一輩人都偏愛這種食材。
據說蒲公英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小時候家裡經常用它炒雞蛋或涼拌。儘管部分人不習慣它的苦味,但它依然是農村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皮菜,又稱地木耳,是一種美味可口的野菜。每逢雨後,地皮菜便會從潮濕的土地上冒出,小時候和家人一同採摘的畫面仍歷歷在目。
魚腥草,也叫折耳根,因其特殊的腥味,喜歡和不喜歡的人涇渭分明。魚腥草的根和葉子都可以食用,尤其是它的根部,在炒製時能散發出獨特的風味。
如今,農村已難覓小根蒜的蹤跡,春天裡那份挖野蒜的樂趣,也逐漸成為回憶。自然生長的野菜風味獨特,你是否還記得那些童年的美味野菜?它們是否也讓你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