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多吃這3種菜,清腸排濕、護眼養肝,蒸一蒸輕鬆又美味!
更新于:2025-03-26 02:04:27

春天,彷彿是一個孩子的臉,氣候變化無常,時而陽光明媚,時而陰雨綿綿。這種變化莫測的天氣讓人感覺困倦無力,尤其是濕氣漸重的季節,腸胃往往也不太“配合”,因此很多人會感到一種特殊的“春困”癥狀,甚至出現濕氣滯脹的感覺。中醫有句老話:“春養肝,食青綠。”春季正是養肝的好時機,而多吃一些時令的綠葉蔬菜,不僅能疏肝理氣,還能有效祛濕健脾,讓人煥發春日的生機。

在這些春菜中,有三種蔬菜被譽為“春季三寶”。它們不僅口感鮮美、嫩滑可口,還有諸多養生功效,不妨趁著春光明媚,把它們加入到你的餐桌,既能品味美食,又能保持健康。

茼蒿,這種帶有淡淡菊花香味的蔬菜,古代被尊稱為“皇帝菜”,它的清香令人難以抗拒。茼蒿富含膳食纖維和天然揮發油,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緩解春季濕氣過重引發的便秘問題。更重要的是,它還能調節肝臟功能,説明清除體內的濕氣。特別是春困來襲時,茼蒿中的膽鹼成分能夠讓人腦清神爽,減輕困倦感,説明保持清醒。

說到吃法,茼蒿的做法其實很簡單。你可以清炒茼蒿,保持它的清香和口感;或者做成茼蒿豆腐湯,既有營養又清爽;還有就是蒸茼蒿,簡單易做,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

麵條菜,又叫麥瓶草,是北方春季常見的野菜,它的葉片細長,像極了麵條。麵條菜富含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這些成分對眼睛特別有益。春天,天氣乾燥,眼睛容易感到疲勞和乾澀,尤其是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的上班族。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加班、熬夜的人,那麼麵條菜絕對是你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護眼大使”。

麵條菜的口感清新、柔滑,稍帶甘甜,是春季餐桌上的一抹亮色。你可以用它做成蒸菜,或者涼拌,也可以搭配雞蛋做成菜團子,營養豐富,口感佳。

苜蓿菜,又叫“草頭”或“金花菜”,在江南一帶尤其受歡迎,甚至有“酒香草頭”的美譽。苜蓿菜性涼味甘,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能夠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特別適合應對春季濕熱引發的口苦、痤瘡等問題。

苜蓿菜的做法多種多樣,常見的做法包括蒸食或清炒,炒的時候可以加一點白酒提升香氣,或者做成蒜泥拌菜,清新爽口,去濕效果明顯。

說到春天的養生菜,不得不提“蒸菜”。蒸菜不僅能保留蔬菜的天然營養,還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它們的清香。以下是一個簡單易做的“蒸麵條菜”食譜,保證10分鐘就能搞定,吃上一口,滿口都是春天的清香!

1. 處理野菜:首先將麵條菜摘去老根,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鐘,確保沒有泥沙。然後把菜葉清洗乾淨,瀝干水分。

2. 裹粉鎖鮮:將麵條菜放入大盆中,撒上麵粉和玉米麵,輕輕拌勻,確保每片葉子均勻裹上一層薄粉。此時,菜葉要保持略微潮濕的狀態,太干的話可以噴點水。

3. 蒸制:蒸屜鋪上籠布,將處理好的菜葉鬆散地鋪開。水開後放入鍋中,大火蒸5分鐘,蒸好后立即關火,打開鍋蓋,避免水汽使菜葉變軟。

4. 調蘸汁:將蒜臼中加入鹽搗成蒜泥,加入生抽、香醋、香油和辣椒油,攪拌均勻。

《黃帝內經》曾說:“司歲備物”,意思是順應四季變化,吃時令食物,才能達到最好的養生效果。春天,正是養肝和排濕的好時機。把這些富含營養、清香四溢的春季蔬菜放進餐桌,不僅能享受美味,還能與大自然和諧共生,感受身體的舒暢與活力。這個春天,不妨去市場或者田間地頭尋覓一抹青綠,把它們帶回家,蒸一蒸、煮一煮,與家人一起享受這份簡單卻又極致的春日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