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文物:讓傳統文化煥新顏
更新于:2025-03-26 00:26:32

本文轉自:承德日報

本報記者 李亞冰 馬思穩

近年來,我市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弘揚傳統文化以及強化文物保護資金保障等領域持續發力,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耀眼光芒。

精研保護技藝,守護遺產原真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避暑山莊的宮牆上,文物修復師們開啟了一天的忙碌。

在宮殿區的一間修復工坊內,李師傅正專注於一扇雕花門窗的修復。這扇門窗歷經風雨侵蝕,部分雕花殘缺不全。他手持特製工具,小心翼翼地剔除腐壞木茬,眼神中滿是專注與虔誠。“這門窗的雕花是典型的清代宮廷風格,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我們得按照傳統工藝,選同樣質地、紋理的木材,用榫卯結構拼接,讓它恢復往日神韻。”李師傅說。像這樣精細的修復工作,僅是避暑山莊日常維護的冰山一角。

對山莊周邊寺廟建築的修繕,更是一項系統工程。普寧寺的大乘之閣,修繕團隊在前期勘察時,運用三維激光掃描、無損探傷等現代技術,精準掌握建築結構的每一處細節,哪怕是牆體內部隱藏的裂隙、梁柱微小的蟲蛀都無所遁形。而後,依據翔實數據,結合傳統營造法式,逐一修復病害部位,確保這座藏傳佛教藝術瑰寶重現莊嚴法相。

作為全省唯一入選城市,我市成功列入全國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錄,編製的《河北承德世界遺產城市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被國家文物局批複通過。

多元融合,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春節期間,盛世山莊·2025年避暑山莊新春燈會現場人潮湧動,熱鬧非凡。成組造型各異、美輪美奐的花燈彷彿照亮了整個夜空,30餘個場景、60多組創意花燈、10萬盞各式彩燈,“福鹿永昌”“水心 榮月”“萬樹園賜宴”等亮點紛呈,讓遊客在欣賞花燈的同時,真切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進承德博物館內,“文物+文創”模式大放異彩,以館藏文物為藍本設計的文創產品琳琅滿目。印有避暑山庄七十二景的丝巾,細膩勾勒出古典景致,兼具藝術美感與實用價值;以清代瓷器紋飾為靈感的文具套裝,讓學生們在書寫時感受傳統文化薰陶。博物館還定期舉辦文化體驗活動,邀請民間藝人現場教授剪紙、滿繡等非遺技藝,孩子們圍坐一起,在動手實踐中領略傳統文化魅力,讓古老技藝代代相傳。

強化資金保障,築牢保護根基

充足的資金是文物保護的“硬通貨”。多年來,我市多管齊下,為文物保護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深度合作,對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開展多領域、多管道、多層次交流合作,為社會力量參與支援文物工作提供有效管道,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實現多元協同賦能,共譜文物保護新篇章。

我市將全面按照“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在保護文物、繁榮文化、賡續文明中發揮文物的獨特作用,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

指尖上的太平之花
指尖上的太平之花
2025-03-26 04:00:15
巴風蜀韻耀古今
巴風蜀韻耀古今
2025-03-26 04:09:51
氣溫將“大跳水”
氣溫將“大跳水”
2025-03-26 00: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