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動向1533】試駕全新帕裡斯帝,電動化時代還需要燃油車嗎?
更新于:2025-03-25 23:58:13

這裡是全網最專業和權威的韓系車和韓國車市系列內容,《韓系動向》第1533期。

試駕了現代汽車的第二代帕裡斯帝。車身長度超過了 5 米,發動機排量從上一代的3.5V6縮減為為 2.5T。雖然是以 “參數化圖元” 這一標誌性元素為基礎打造的,但在視覺上與其他車型有著明顯的區別。這是新時代下有意為之的差異化戰略。也是因為 LED 帶來了更高的設計自由度。在內飾方面,與前代車型相比,儀錶盤的佈局更加高檔了。中控台的變化也十分引人注目。

【外觀】

看看如今新推出的汽車的前臉,就能發現 LED 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自奧迪開始大規模使用 LED 燈以來,與其說它節省了能源,不如說它大大提高了設計的自由度。這使得創造獨特的圖案變得更加容易。當然,各個品牌利用不同的線條來打造標誌性元素也相對更加輕鬆了。

帕裡斯帝在車輛熄火時,前格柵與車輛整體看起來融為一體,而當車輛啟動時,日行燈便會亮起。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在白天,通過車內氛圍燈也能更清楚地察覺到後方車輛的存在。這既是設計上的精巧之處,同時也起到了安全裝備的作用。

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汽車的前臉。但正如前面提到的,雖然使用了參數化圖元這一元素,但它並沒有被塑造成家族式外觀風格。從外觀形狀來看,現代汽車產品線中的每款車的前臉都不相同。這意味著作為標誌性元素的設計理念與過去有所不同。

對於廂式車來說,最困難的地方在於無法打造出像三廂掀背轎車那樣的車身輪廓。繼路虎攬勝極光傾斜的車頂線條之後,甚至出現了類似轎跑風格的 SUV 車型,但要在整體框架內打造出完全不同的車身比例並不容易。即便如此,現代汽車還是打造出了像艾尼氪 9 這樣的線條和車身造型。雖然有人對此提出批評,但這隻是因為人們還不太習慣。如果不將側後視鏡進行數位化改造,它很難有大的變化。

在車輛後部,與前大燈單元有機搭配的尾燈是一大亮點。在這部分也進行了很多嘗試。從以車標為中心如何設計字母標識,到組合式尾燈的形狀、C 柱的圖案、保險杠以及下方的排氣管等,都進行了改變以追求差異化。

這樣看來,如今這個類型的車型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細節方面,而這些細節的核心就是 LED 燈。行駛在路上的汽車通過這些燈光來彰顯它們的存在感。

【內飾】

隨著向電動汽車的轉型,汽車內飾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數位化成為了主題。許多消費者對這種變化表示認可。尤其是對於以年輕人為中心的數位原住民來說,這甚至成為了一個吸引他們的賣點。用戶介面(UI),也就是使用者介面的變化堪稱革命性的。

由於電動汽車平臺的特性,車內空間變得更加寬敞,這也給內飾設計師們帶來了一些困擾。隨著按鈕和開關被整合到顯示幕中,如何合理利用原來的空間成為了一個問題。到目前為止,各個品牌都在進行著各種嘗試。在一些改款車型中,也會將部分常用的按鈕和開關重新以觸控形式進行佈置。

這些特點不僅適用於電動汽車,也適用於內燃機汽車。共用作業系統的同時,用於展示系統的顯示幕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就像在新款帕里斯帝上看到的那样,兩塊顯示幕並排佈置的設計現在已經不再讓人感到陌生或新奇。

然而,與這些外觀上的巨大變化相比,其內容上的變化卻並不顯著。與其說變化不大,不如說這些都是通過智慧手機人們已經熟悉的功能,所以並不覺得新鮮。因此,人們很快就適應了這些變化。即使是所謂的數位功能,比如駕駛員監控系統等,也不是什麼新東西,而是不斷發展而來的。

因此,從評測的角度來看,會對包括直觀性、觸摸感等在內的數位功能進行細分評估。同時,座椅的質感和乘坐感受仍然被視為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這方面,現代汽車集團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然而,退一步來看,並沒有什麼特別具有開創性的地方。當然,除了這些,也經常能看到有人對汽車的細節進行深入分析和講解,還會進行對比。每當有新車型推出時,人們都說有了巨大的進步,但要切實感受到這些進步卻有些困難。

所以,現在又開始將 7 座和 9 座車型的差異、座椅佈局、全平地板、載貨容量等方面與競爭車型進行比較。事實上,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個時代,汽車的購買模式就是不糾結於這些細節,而是在相同價格下尋找質感相對更好、更符合自己喜好的車型。當然,品牌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

帕裡斯帝提供7座和9座,9座版使用了3+3+3的座椅佈局,這種佈局之前在一些美系車型上能見到。這可以被解讀為是一款針對美國市場的車型。7 座車型的第二排座椅布局設計,使得其類似MPV的感覺了。

【動力系統與試駕感受】

動力系統有 2.5 T和2.5T混動兩種選擇。渦輪增壓混合動力車型的系統最大輸出功率為 334 馬力,加滿一次油的續航里程超過 1000 公里。試駕的車型是 2.5 升渦輪增壓汽油版,其最大輸出功率為 281 馬力,最大扭矩為 43.0 千克米。

如果不是特別高性能的車型,很難在底盤或發動機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差異。當然,發動機的效率有所提高,混合動力系統也在不斷進化,但這些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發展。

例如,價值 1230 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萬元)的電子控制懸架確實提升了乘坐體驗,這無疑是一個引人注目的配置。然而,也有人會問是否值得為此付出這麼高的費用。就像其他品牌一樣,這些配置被用作增強產品存在感的戰略手段。

由於懸架的減震行程會根據不同的市場進行不同的調校,所以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韓國市場的消費者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偏好柔軟的乘坐感受。對於這個類型的汽車來說,用來操控大型車身的方向盤也沒有特別值得指出的地方。現在的駕駛者也不像過去那樣激進了,換句話說,他們很少進行急加速或急剎車。

帕裡斯帝在這方面正在大型 SUV 領域中確立自己的獨特性。雖然勝達和索蘭托已經擁有很強的市場定位,但帕裡斯帝是一款很好地迎合了喜歡大型汽車的汽車消費者口味的車型。

現在重要的是,正如 “數位化” 和 “軟體定義汽車” 這些術語所表明的那樣,要在介面和用戶體驗方面實現差異化。然而,目前大多數品牌還沒有推出能夠實現這一點的殺手級功能。在介面方面,由於通過智慧手機已經體驗過類似的功能,所以很難感受到新鮮感。

目前仍然是內燃機時代,帕裡斯帝在展示了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東西。當然,這款車的主要市場應該是美國,這也是一個不同之處。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國產的途昂,攬境價格都已經下探到30萬內,而全新帕裡斯帝 如果不國產,依然以進口方式銷售的話,估計很難有價格的競爭力。不過,如果可以引入混動車型以及9座車型的話,或許會成為一個不錯的賣點。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位址:marong@che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