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做事兒,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干兩件事:收集行業信息並進行深度思考!
更新于:2025-03-25 22:52:15

這是我昨天聽到的一位年銷過億的大賣家分享的一句話。如果你靜下來理解這句話,對於很多每天都在按照同一個節奏執行但又看不到任何結果的電商賣家而言,應該會有説明。

在完全理解並掌握這句話之前,大家可以先從下面這個場景開始。

“對於創業的決策而言,當兩個人掌握的資訊是完全一樣的情況下,那麼傻子和天才做出的決策大致上是相同的。” 你細想一下,是不是這麼個味兒?

如果什麼條件都是一樣的情況下,傻子也知道怎麼干是對的,怎麼干是錯的,那麼天才和他是拉不開任何差距的。無論是創業還是上班,最終的結果都是每個人一個又一個的決策彙聚起來的結果。那麼在做決策的時候有兩大關鍵要素會影響一個人的決定。

1、信息環境

2、戰略重心

由於每一個人獲得的信息的管道不同,品質不同,理解不同,正因為有了這些不同,才會讓不同的人做出截然不同的決策。假如在2000年的時候,人人都能看到電動汽車的未來,知道在20多年後的上海車展上面,居然有60%以上的汽車都是電動車,而過去百年全世界人民都熟悉的燃油車居然要委屈地被擠到月臺的犄角旮旯,你說今天電動車市場的格局是否會發生重大的改變呢?

那麼問題又來了,那個時候的馬斯克為啥就能看得這麼遠呢?他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能夠做到高瞻遠矚,一下子就把20年後的今天看得明明白白呢?

對此馬斯克的原話有兩段,你細品:

1、“早期,我認為特斯拉價值為0美元的可能性超過90%。”

2、“要把特斯拉的成功幾率提高到零以上,需要做大量瘋狂的工作。”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用上面的兩個框架來做一個深度的拆解。站在馬斯克當時的位置,他獲得的一個重要的資訊是:如果人類繼續使用化石作為主力能源,那麼地球就沒有未來。使用更加清潔的能源是整個人類社會必須要做出的選擇,這不是你我他想不想,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基於想要解決這個核心大問題的根本前提,馬斯克認為這件事兒必須要做,否則人類便沒有未來。然後呢,他把這個點定位自己的戰略重心,把核心資源都聚焦到這個點上來打,直到單點擊穿跑通這個模式為止。

好在運氣比較好,他在特斯拉倒下之前算是跑通了。如果客戶為電動車買單的週期再晚一點,估計特斯拉的結果就要換天了。

私貨總結:

1、收集資訊、深度思考

2、信息環境、戰略重心

中小賣家做電商,如果在業務模式沒有跑通或者每天的業務結果都一成不變的時候,最好是先停下來花點時間多收集一些行業資訊,思考一下大行業目前處於怎樣的階段,這裡面主要的玩家都在幹嘛,然後深度思考一下自己在這裏面是否有什麼差異化的優勢和機會能夠跳出來。

找到最合適自己的那個點后,一個猛子扎進去。

認准了,就去做;

不跟風,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