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糖尿病被歸類為一種普遍的慢性疾病,它分為兩種類型: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佔據了絕大多數。對於這類患者而言,他們必須長期依賴藥物以調控血糖水準。一旦血糖水平失控,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嚴重情況下,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發現許多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上做到了良好的控制,並且按時服用藥物,卻仍然感到疲倦無力。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糖尿病患者經常感到乏力,可能的原因有四個:
1、患者的電解質、酸鹼和水分平衡出現混亂。
作為一種嚴重的併發症,糖尿病腎病是由長期的高血糖狀況對腎臟的損害導致的。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腎臟功能就會衰退,人體的水、酸鹼和電解質平衡也會被打亂,患者可能會出現酸中毒和低鉀血症等癥狀。而鉀是保持肌肉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患者會體驗到疲勞無力的癥狀。
2、糖尿病引發的神經和肌肉病變。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準易於失控,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對患者的神經和肌肉造成損害,影響到正常的肌肉功能,導致患者出現乏力的癥狀。此外,神經損傷會導致患者的感覺異常。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使部分感覺喪失,無法及時感知肌肉的異常,同時還可能降低對肌肉的控制能力,進一步加重乏力的癥狀。
3、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變。
長期的高血糖對人體的血管系統有著嚴重的影響,可能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在病情初期,這些疾病會影響到毛細血管的正常工作,影響到肌肉的正常血液供應,從而導致乏力的癥狀。如果不及時控制血糖,血管的損傷會加重,影響到心腦血管的正常運作,嚴重時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據資料顯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4、糖尿病患者的糖利用率較低
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的分泌不足或者身體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導致糖的利用率降低,患者體內缺乏足夠的能量補充,從而產生乏力的癥狀。但是患者日常必須限制糖的攝入量,所以糖尿病患者想要改善這種乏力癥狀,可以嘗試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
如何防止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呢?
糖尿病併發症的主要原因就是血糖的失控。因此,防止併發症的第一步就是要控制血糖的水準。日常的飲食應選擇低糖食品為主,可以攝入粗糧、穀物來代替主食,並注意監測血糖,定時定量使用降糖葯。此外,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觀察身體的異常情況,保護好皮膚、雙腳並定期監測血壓等指標,一旦出現任何異常情況就應及時就醫檢查。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瞭解到,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來控制。上述四種可能性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常感乏力的主要原因,其中三種都是由於併發症引起的,其危害性不容忽視,因此,日常預防併發症的措施非常重要。
此外, 糖尿病患者還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保證規律的作息,以及適量進行運動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