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沒有關注沃爾沃了?而且重新提出關於沃爾沃的消息是因為此前不敢想像的超低價格還是久違的大改款新車呢?如今的沃爾沃乃至整個豪華品牌在國內日子都不好過,那麼60萬有沒有必要去考慮一輛三年又三年之後再三年的沃爾沃XC90呢?
沃爾沃身上最大的兩個標籤,應該算是安全以及北歐設計。XC90的外觀非常好看,規整而且內斂,看起來比較平淡且沒有任何複雜的線條,作為一款已經誕生了近10年的車型,這個外觀還真的可以用並不過時來形容,直瀑式的鍍鉻進氣格柵雖然尺寸大,但是絲毫不顯得油膩,分體式大燈貫穿式的LED燈帶在這輛車上根本不存在,我是引領潮流的,怎麼可能去追潮流,所有的設計讓這輛車看起來有一種莊重且板正的感覺。
給大家做個對比,十年前XC90剛誕生,當時的寶馬X5長這樣,開眼角的爭議還沒有停息,如今開起來真的有點過時了,奧迪的Q7也剛剛換代,外觀直接開了倒車,變成了大號的Q5,賓士的M級剛改成GLE,如今也明顯過時,有時候想想也不是沃爾沃懶得改外觀,真的是這個外觀已經沒有多少改動的必要了。打個分,這個顏值十年前我會給9分,考慮到如今詭異且趨同化的車越來越多,我還會給他8.6分。
相比於得分還比較高的外觀,它的內飾就有那麼一點復古的味道了,明顯過時了。當年剛問世的時候,XC90的這套內飾其實是褒貶不一的,甚至貶會更多一些,大家可以把歷史的車輪往前再滾上10年,當時的豪華車型講究的還不是這麼大的螢幕,必須要大量的按鍵,比如上一代的S級。而XC90在當年卻開創了一個新的路線,他幾乎將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這個當年看起來都不算大的螢幕里,僅僅只在螢幕下方保留了幾個實體按鍵以及旋鈕。早年間消費者尤其是網友表示比較難以適應,但以如今的眼光來看,適應倒是很快適應了,但他又有點跟不上時代了,這塊螢幕的解析度以及顯示效果已經不太夠用了,面積也不大。
簡單試了一下,它的語音辨識還算好用,但要是跟如今做得越來越好的國產車去比,不敢說是諾基亞對比安卓機,也差不多是早期安卓和如今的安卓做對比了。有一個比較好玩的點在於他的實體按鍵本來就不多,但他還居然奢侈的專門給手套箱做了個實體按鍵,設計在這一排按鍵的最右方。豪華就是把原本簡單的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以便突出所謂的儀式感,但是當你按下這個按鍵的時候,你接下來聽到的動靜還真的不是當下這個年代該有的動靜,因為他的聲音聽起來有點像是電動玩具槍的聲音,尤其是連續按,真的有點廉價。
轉向燈換擋桿啟動旋鈕以及雨刮器撥桿等等都在它應該存在的地方,所以上手起來的難度很低,你要不懂什麼操作直接語音控制就行,你要對車的要求跟我對手機的要求一樣低,128G還能空出一半,那麼這車的便利性還算不錯,至少不會太麻煩。
內飾的整體做工和用料確實是豪華車的主流水準,挑不出特別大的毛病。但你要說空間這個話題,那他的語氣是前半截唯唯諾諾,尾音突然上揚,有點像陳建斌的曹操在讀詩。首先,XC90的尺寸以如今的眼光來看確實不算很大了,但接近5米的長度依舊是消費者眼中妥妥的大車。XC90內部的空間可以這麼來形容,前兩排的橫向縱向和垂直空間基本上跟國內主流的緊湊型SUV沒有什麼差距,你可以隨便想一個SUV,比如比亞迪的宋家族,再比如吉利的星艦7,儘管這個空間並不局促,但是和外廓尺寸相比確實顯得小了一些。
這個問題在第2排最為明顯,首先第2排採用了三個獨立的座位,但這個獨立和如今這些2+2+2的6座車所謂的獨立是完全不一樣的,兩邊的兩個座位舒適性尚可,但坐墊填充還是偏薄。中間這個位置根本不是用來坐人的,非常的硬,20塊錢買一個摺疊椅的舒適程度都比他要更高,其實這並非沃爾沃沒有能力去做好舒適性,是因為這個座位可以非常方便的變成一個兒童安全座椅,一家最寶貴的自然要放在最安全的位置。所以想到這兒,似乎什麼空間大小座椅軟硬不那麼重要了,人家格局勝了。
除此之外,第2排地板有一個很明顯的凸起,應該在10釐米左右,影響乘坐,所以大部分時間XC90最好乘坐4人再帶上一個小孩。第3排同樣槽點滿滿,其實第3排的座位整體的填充還算不錯,但因為尺寸和空間的原因,表現基本上和主流的中大型SUV第3排沒有太大的區別,依舊是蹲著小板凳乘坐。兩邊雖然有杯架和儲物盒,但是沒有充電介面。而且上下第3排全部都得手動,這可是非插混的頂配,居然如此樸素,座椅之間的干涉也需要你手動調節,這在當下真的是要扣大分的。因此這個第3排也是真正意義上只能用來應急的第3排,要說優點,恐怕就是全景天窗以及相對比較平直的後排玻璃,所以乘坐起來的通透感還算不錯,不會顯得特別壓抑。
那麼問題就來了,XC90的尺寸也不小,內部為何拮据到如此的地步呢?其實從它的側面就能夠發現答案,XC90的車頭和車尾潰縮區域比一般的車要更長,自然而然的壓縮了內部的使用空間,而打開車門也能發現它的車門厚度比一般的車要更厚一些,所以橫向寬度表現也很一般。或許很多人會說,如今的很多新車採用了更多更好的安全設計,內部的空間表現要好上很多,但相信我,如果現在有一個剛誕生的新勢力車企想要在安全性方面做出點成績,那麼他第一輛要買的車恐怕就是XC90,那份深入骨髓的安全十年後還是標杆,而且等會說到底盤的時候依舊值得新勢力去學習。
當然,沃爾沃的安全設計也意外造就了一個相對比較實用的後備箱,第三排放倒的時候非常能裝,立起來的時候依舊可觀,盖板下方的工具取放也很方便,甚至還可以控制空氣懸掛的高低。美中不足就是前面說到的,幾乎全部操作都是純手動,這可是輛落地超過60萬的准豪車了,真的扣分。
XC90的動力系統一直是備受質疑的,因為全系都是2.0T發動機,哪怕是級別最高的T8車型也是2.0T+電動機的插混組合。我們拿到的這輛車是B6四驅版本,也是除了插混車T8之外的頂配車型。這台2.0T的4缸機是絕對的明星機型,它使用了渦輪增壓外加機械增壓的雙增壓形式,同時搭配有48伏輕混系統,賬面參數還不錯,300馬力420牛米,比一般的2.0T要強大不少。與之匹配的是一台來自愛信的8AT變速器,沃爾沃的調校還算不錯,無論是能耗表現還是它的動力銜接平順性等等都很不錯,注意這是用燃油車的角度來看,要和插混以及增程車去比,那還是有等級差距的。
儘管絕對動力很不錯,但真要和寶馬的3.0T比起來,那底氣還是不足,和寶馬的2.0T類似,這就是燃油車的鐵律,排量和缸數。在市區不超過限速的情況下,無論是變道超車等等都能用乾淨俐落來形容,一方面是因為它的動力輸出還算不錯,另外一個原因就在於它的底盤調校非常硬朗,甚至可以稱之為中大型SUV當中的駕駛者之車,和如今新能源中大型SUV那種拖泥帶水一味強調舒適性的調校截然不同。
也許有人說了,人家不有個T8麼。其實T8的問題反而更大,沃爾沃的插混車結構相對較老,賬面參數也很一般,位於車身中央的電池組雖然相對安全一些,但總歸對空間的影響過大,電池組的容量也小的可憐,要是再看看價格你會覺得性價比不高。但就是這麼一套簡單的插混技術,它的動力輸出,加速,平順等等都有了明顯變化,可以說插混車的優勢在你對比了B6和T8兩個同宗同源車之後會覺得異常明顯。或者咱們換句話來說,不是T8不好,是當你跳出燃油車這個圈子去找插混車,沒有用任何情感和道德的束縛,那可不就是國產車更香嗎?
底盤懸掛方面,XC90這套底盤依舊是絲毫不落下風,甚至還有領先,因為沃爾沃下了血本。首先沃爾沃的發動機都是橫置,因為沃爾沃覺得橫置結構安全性表現更好,但是即便如此,沃爾沃依舊為他選擇了雙叉臂的結構,而且鋁含量非常之高。后懸掛同樣如此,是帶有H臂的多連桿結構,這個白花花的大H臂你可以在很多高等級新能源車上看到類似的設計。
由於借到的這輛車是帶有空懸的版本,所以在避震的軟糯以及濾震隔絕性等等也要比板簧的版本更好,底盤的厚重感也是比較到位的。只是如今我們可能開過的好車太多了,恐怕國內的這些20萬級別的插電式混動SUV在整個的行駛質感以及動力回應方面都要強於這輛XC90,所以動力駕駛層面XC90沒有給到什麼驚喜,但退回燃油車領域,他依舊是一輛不可多得的好車。
其實對XC90的總結是比較簡單的,因為在當下這個年代,如果你願意付出50萬去選擇XC90,那麼絕對是真愛,沃爾沃身上的這些特質,尤其是對安全的照顧,已經不能用特立獨行來形容了。
但話又說回來,50區間如今能買的車實在是太多了,你已經可以買到500萬內和1000萬內最好的兩款SUV以及他們的眾多挑戰者。和他們相比,XC90能夠說硬話的地方還真不多甚至可以大膽的說近乎為零。而且即便你真的很喜歡沃爾沃的這種特質,面子和里子都想照顧到位,那麼領克09只需要花一半的價格就能夠享受大於80%的XC90產品力,反而在智慧化乘坐舒適性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它甚至改掉了XC90的部分不足。
所以你究竟為什麼要買這輛XC90呢?
我告訴你唯一的答案,因為他是沃爾沃。
誠然,論溢價論品牌,四環三叉和藍天白雲自然要更好,飛行家讓你體會什麼叫舒服,國產車更是登峰造極。但沃爾沃的使用者中不乏那些強大到不需要品牌來提升面子的人,他們自然不會去為那些對他們而言沒有意義的溢價去買單,買車就變成了最簡單最直接的我喜歡什麼買什麼,何必在乎別人怎麼看?我都這麼強大,還需要一輛很快貶值的車來映襯嗎?而對於不強大,囊中不夠豪放的消費者,沃爾沃無疑是一張入場券,就像某個領域里那個經久不變的黑色高級車。
可是,我如果真的很強大很強大,我又如何去和他們說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