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愛好者的一大遺憾,為什麼沒有乘用柴油PHEV?
更新于:2025-03-26 09:15:20

國內沒有柴油插電混合動力的乘用車,主要是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導致廠家不願意推這種動力形式。這種事兒還真的不是消費者一廂情願廠家就願意推的,細緻分析了一下發現事情好像不簡單。雖然說柴油機本身省油,混動更省油,但好像沒人願意把這兩個東西合起來,那到底為什麼?

第一就是乘用車柴油機成本高,柴油機的製造成本顯著高於汽油機。由於柴油機的精密度越來越高,為了提高動力性能和燃燒效果,採用了許多精密電控技術,如高壓共軌或泵噴嘴等,這進一步增加了製造成本。一台柴油機的成本可能是同排量汽油機的數倍。而混動系統成本疊加的效應就更明顯插電混動系統本身就需要額外的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這些都會增加車輛的成本。將高成本的柴油機與插電混動系統結合,無疑會進一步提高車輛的總成本,使得柴油插電混合動力乘用車的售價難以被市場接受。

國內極少有乘用車專用的柴油機,一般都是商用機代用。商用機為了保障可靠性和耐久性,通常採用鑄鐵缸體,導致重量較大。而混動系統的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也會增加車輛的重量。將柴油機與混動系統結合,可能會使車輛的總重量顯著增加,影響車輛的操控性和燃油經濟性。而且汽油PHEV都在宣傳熱效率,目前看來國內的廠家並沒有針對柴油的熱效率進行更多的專項優化。

雖然柴油機的熱效率較高,但畢竟不是混合動力專用的高效點工況發動機。在插電混動系統中,由於電力的介入,柴油機的節油性能體現得並不明顯。例如,一些中級柴油皮卡或中大型越野車的綜合油耗在9-10升左右,而做成柴油插電混動車型后,油耗可能只

能降低到8-7升,節油效果有限,但成本卻大幅增加。

綜上所論,國內沒有柴油插電混合動力的乘用車主要是由於成本、重量、節油費效比、環保壓力以及市場需求和技術挑戰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這些因素使得廠家不願意推這種動力形式的乘用車。目前,國內乘用車市場主要以汽油插電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