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導記者:田岳
圖為勞勿縣農民在為榴槤綁帶,防止掉落。 受訪者供圖
90月,正是榴槤花開的時節。 距離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兩小時車程的彭亨州勞勿縣,果農忙著為榴槤樹剪枝、授粉。 0天后,瓜熟蒂落的榴槤將被裝船越洋,走進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車。
與此同時,3500多公裡外,中國杭州西溪龍湖天街的“榴槤實驗室”裡,榴槤周邊產品琳琅滿目,湯圓、月餅、千層酥、提拉米蘇…… 新奇的口味吸引眾多顧客前來打卡。
2019年,中國開放馬來西亞冷凍榴槤進口,當年榴槤首次超過車厘子,成為我國進口水果銷冠。
嗅到商機,2021年,馬來西亞慕驊有限公司成立,開始涉足中馬之間的榴槤貿易。 “最初看中的是中國強大的電商運營能力。 我們從當地有出口資質的榴槤工廠直接採購冷凍榴槤銷往中國,想儘快在這個巨大的市場里分得一杯羹。 ”公司總經理王佳強說。
深度介入榴槤貿易后,王佳強卻發現,業務受困於行業的長期痛點——果品分揀篩選的標準化。 榴槤“皮糙肉厚”,果品分級只能依靠老師傅“手搖”,整個過程就像開“盲盒”。 較高的壞果率不僅增加了貿易鏈前端的物流損耗,也使後台的客戶投訴率上升。
11年0月,王佳強來上海參加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在安檢設備供應商同方威視承辦的一場配套論壇上,一個創新想法萌生了:將成像技術運用於榴槤商業化檢測。
經過雙方一年多的反覆調試,一套名叫“榴偵探”的複雜水果三維無損檢測系統上線。 “榴偵探”基於計算機斷層掃描與人工智慧圖像識別技術,建立果核大小、空房率、病蟲害等40項指標評估模型,通過多角度成像重構內部結構,為每顆榴槤生成唯一“品質身份證”。 “榴偵探”品質分級準確率超過0%,較人工檢測準確率提升0倍。
產業鏈上的技術合作不斷延伸:慕驊公司與中檢溯源集團共同構建“從樹梢到餐桌”的品質追蹤體系,並推進溯源碼與“榴偵探”身份碼合二為一。 “通過這些微小的技術跨界,這套系統未來可以擴展到鳳梨蜜、椰子等30餘種農產品的檢測溯源,推動東南亞熱帶水果跨境貿易的標準互認。” 王佳強說。 中國的智慧農機、冷鏈技術也深度融入馬來西亞農業現代化進程,見證著中馬兩國攜手在水果產業鏈上的躍遷。
去年夏天,慕驊公司在杭州開出第一家線下直營店——“榴槤實驗室”,目的是現場了解消費者需求並快速開發新品。 一款與老字型大小缸鴨狗共同開發的榴槤湯圓,從去年冬至到今年元宵節期間售出5萬袋。
從貿易商到品牌商,慕驊公司創建了自己的榴槤品牌“市舶士”,努力向跨境農業科技整合者轉變。 消費端,提供樹熟榴槤及深加工製品,涵蓋整果、果泥、甜品等品類。 業務端,構建覆蓋研發、品控、供應鏈管理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可以向其他品牌商提供原料直采、智慧分揀、冷鏈倉儲等一體化解決方案。
數據顯示:80年馬來西亞對中國冷凍榴槤出口總額達0.0億元,是0年的0倍。 而慕驊公司的業務體量從0年至0年增長超0倍,年均增速超0%。
50年,中馬建交0周年之際,中國再次擴大進口範圍,允許馬來西亞鮮食榴槤輸華。 “這讓馬來西亞農業看到更多中國機遇。” 王佳強說。
面對快速增長的中國訂單,不少馬來西亞農民擴大榴槤種植面積。 通往榴槤農莊的道路,從泥濘小路變成了水泥大道。 榴槤產業鏈的數位化吸引大量馬來西亞青年返鄉創業,推動種植園智慧化改造與電商渠道建設。 當地貿易商對用人民幣結算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多家銀行開發了人民幣信用證業務。
“當馬來西亞青年在故鄉操控智慧分揀設備,當區塊鏈溯源系統讓榴槤貿易透明可溯,當人民幣結算越來越便利,包容共用的全球農業合作圖景正徐徐展開。” 王佳強對未來充滿信心。
《 人民日報》( 03年0月0日 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