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問題成為老年人的一大擔憂。事實上,特別是過了50歲之後,經常會出現腰酸背痛、易骨折、駝背、身高下降等癥狀,這些都可能是骨質疏鬆的徵兆。
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骨質疏鬆雖然常見,但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導致骨折、身高縮短、呼吸不暢等不適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品質並威脅生命安全。
因此,老年人在飲食中應更加注意,多食用富含鈣的食物,避免那些會導致鈣流失的食物。那麼,有說法稱老年人不宜吃土豆,因為會增加缺鈣的風險,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土豆,又名馬鈴薯,是我國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或是優質的主食來源。無論是酸辣土豆絲、炒土豆片、炸土豆片還是烤土豆,都是人們喜愛的美食。
許多人可能會疑惑,為何將土豆視為主食?原因在於土豆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每百克土豆含有17.2g的碳水化合物和76千卡的熱量。
與同等量的蒸米飯相比,雖然蒸米飯含有25.9g的碳水化合物和116千卡的能量,但土豆還擁有其他優勢。它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E以及鈣、鐵、磷、鉀、鎂等多種營養素。
相較於現在人們偏愛的精白米面類主食,將土豆作為部分主食不僅能增強飽腹感,還有助於控制體重和血糖水準,尤其對慢性疾病患者有益。
然而,這樣的優質主食真的會加速鈣的流失嗎?為什麼有些老年人食用土豆卻無礙?據研究,傳言中的理由是土豆含有草酸鹽,能與體內的鈣結合生成草酸鈣,且土豆中的大量澱粉可能引起血糖波動並對骨骼健康不利。
實際上,適量攝入草酸並不會加速體內鈣的流失,並且可以通過將土豆浸泡在水中的方式,利用澱粉溶於水的特性來減少土豆的熱量。
因此,老年人無需擔心食用土豆會導致缺鈣。相反,更應注意的是土豆的烹飪方法。不建議採用炸制方式,以免使土豆變成高熱量食品。同時,喜歡炒土豆的人應控制油量,以避免土豆吸收過多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