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花生的產量,施肥是要點。
合理施肥可能成為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一步,然而這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植物生長需求的營養成分並不好把握。
施肥不科學,不僅可能收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還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後果。
那麼這施肥究竟有怎樣的方法和技巧呢?
又如何做到增產有效?
這就要抓住施肥的幾個關鍵點。
想要將花生的產量提升起來,合理施肥非常重要,而施肥又可分為基肥和追肥。
一般來說,基肥是我們在定植之前,就已經施用好的肥料,因此這一階段主要是為了給植物提供生長所需要的基本營養成分。
而追肥通常是在植物生長期間施用的肥料,主要是為了保證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不會有營養缺乏的問題出現。
當然了,如果植物缺乏某種成分,可能就需要我們及時補充,只是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
基肥和追肥,它們在施用量上比重也不同,一般來說,基肥施用總量應佔到開花總量的80%~90%。
為何佔比這麼高呢?
因為這是因為在植物生長期間,我們能夠施用的次數非常少,所以在基肥上的用量自然要加大。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應該施用哪些基肥呢?
這就要看植物需要什麼了,而花生需要的就有氮磷鉀和鈣等成分,那麼可以使用有機肥和複合肥的搭配來實現基礎營養元素的補充。
有機肥不僅含有氮磷鉀元素,還有其他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都能滿足植物對於營養成分的需求,絕對是基礎施肥時不錯的選擇。
而複合肥則是將多種元素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形成的一種顆粒狀氮肥,通過它可以使我們盡可能更好地做到營養均衡。
選擇有機肥和複合肥,其實兩者搭配,不僅能做到均衡,還能針對性補充植物需要的營養成分,且二者結合所產生的效果也更加顯著。
根據前文所述,如果沒有營養缺乏情況,追肥其實是比較少用到,會用到的建議也以輕為重。
當我們根據土壤檢測,發現土壤中某種營養元素缺乏時,就要考慮補充,而這一如何進行補充,就涉及追肥的種類、時間、方式等多個方面的問題。
(1) 施肥種類。
在追肥時,我們對於氮、磷、鉀等元素可以選用尿素等氮肥進行補充,磷酸二銨等磷肥等為磷源,有機肥、氯化鉀等為鉀源,而不同元素之間可選擇相應的化學物質進行補充即可。
(2) 施肥時間。
施肥時間上,一般來說是在苗期和開花下針期進行。
苗期施用是因為在這一階段最容易出現缺乏營養的問題,下針期施用則是因為在開花下針期,對營養元素需求量最大,也是滋生病蟲害,影響結果的時候。
(3) 施肥方式。
追肥頻繁,尤其是在下針期,當土壤緊致的時候,可採用培土的方法,將土壤翻松。
培土追肥可以使根系更好地向下紮根,同時提升土壤的透氣性,有助於根系呼吸,更好地進行養分吸收。
眾所周知,植物需要不同種類的岩石來合成其生長髮育過程中所需要的大量物質,其中就包括鈣,而有研究表明,葉綠素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由鎂構成的。
而我們再看土壤中的成分,能夠凝聚成固體塊狀物質,主要是由於土壤中粘土礦物質和腐殖質所導致的。
而粘土礦物質主要由矽酸鹽礦物質做主要成分,而矽酸鹽礦物質又可分為三大類,其中粘土礦物質主要來源於鋁土礦物質或鈣土礦物質。
而矽酸鹽礦物質除了能夠提供植物所需營養元素外,還能提供水分,同時為土壤提供結構,使植物可以紮根生長。
而當土壤中缺乏鈣元素時,為了解決這一現象,我們就需要給土壤補充鈣元素,而常見的補鈣材料就有石灰、石膏等。
但是鈣元素並不像氮磷鉀那樣會被植物吸收一部分就消耗掉了,一旦吸收就相當於都被植物利用掉了,不像其他元素一樣,會殘留在體內。
所以我們在追施的時候並不需要擔心鈣元素的存留,可以酌情多施一些。
此外,由於許多農藥中含有一定量的大量元素,因此建議在使用農藥時一定要適量,以免造成營養成分過多,影響植物正常生長髮育。
而且建議在使用高濃度化肥葉面噴灑時,應提前進行小範圍試驗,以免因濃度過高燒投資而影響作物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