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跑步氣喘吁吁,生不如死!而有些人跑步卻非常輕鬆?
這種巨大的差別,對於跑步小白來說,總是把握不住,但其實就是跑步能力兩個方面的差距,一是心肺功能,二是肌肉力量。
對於小白或業餘愛好者來說,跑步的最大阻礙就是心肺功能的欠缺,而心肺功能的提升與呼吸密不可分。
在跑步中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也能説明你提升跑步水準,讓你跑起來不是那麼累,那麼喘。那麼,對於新手小白來說,如何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呢?
練習跑步呼吸首先要集中精力,感受呼吸的節奏,可以從數位集中自己的精力。
在跑步中內心數4個數位吸氣,再數4個數位呼氣,隨著跑步速度的提升,數3個數位吸氣,再數3個數位呼氣……逐步減少數位。這樣更能集中精力專注於跑步節奏。
在日常,我們可以練習腹式深呼吸,在呼吸的同時,把肚子隆起和收縮到極限,可以以20呼吸為一組,每次做3-5組。
很多新跑友跑步久,感覺跑步很累,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慢跑,印象中的跑步就是邁開腿盡力去跑,結果可能800米就氣喘吁吁。
而慢跑最關鍵是平穩呼吸,這樣才能跑步不累,且跑得長久。
掌握呼吸方式,除了瞭解到自己的肺功能外,還得認識到身體另一個起重要作用的肌肉:“橫膈膜”。
橫膈膜的有力收縮,能夠説明肺部擴張,讓呼吸更高效。很多初級跑者都用胸部呼吸,不會充分利用橫膈膜的功能,而限制跑者的最大攝氧量,導致呼吸效率降低。
所以說,高效跑步要學會腹式呼吸,也就是橫膈膜呼吸。
練習方式:在靜態下深吸氣,通過鼻子吸氣,會有一種氣體進入腹部的感覺,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胸部。然後通過嘴巴緩慢呼氣,感覺腹部逐漸收縮,空氣被完全排出。
說白了,就是找到肚子隨著呼吸隆起和收縮的感覺。剛開始先練習,後面邊走路邊用腹式呼吸,最後充分運動到跑步中。
大家都知道,跑步節奏很重要,一旦亂了節奏,就會感覺很累。解決這個節奏的問題就是要集中精力,用心感覺步頻與呼吸節奏的配合。
每個人的呼吸節奏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說,可以嘗試以下幾種常見的呼吸節奏:
跑友中等強度的節奏跑:2:2的節奏(每兩步吸氣,每兩步呼氣)這種節奏適合中等強度的跑步;
跑友放鬆慢跑的情況下:3:3的節奏(每三步吸氣,每三步呼氣)甚至4:4的節奏(每四步吸氣,每四步呼氣);
間歇跑和衝刺跑的情況:2:1節奏(每兩步呼氣,每一步吸氣)甚至1:1的節奏,這種節奏適合衝刺,不能長時間使用,否則心律會嚴重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