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今晚報
近期,多個互聯網平台出現“上海即將成立數位人民幣銀行”“招募數位人民幣推廣員”等消息。記者4月11日向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核實,這些關於數字人民幣的消息都是謠言,公眾要擦亮雙眼謹防上當受騙。
記者瞭解到,近期有不法分子一邊通過互聯網平台傳播“數位人民幣銀行即將掛牌”的虛假消息,一邊打著“有償招募推廣”的旗號開展詐騙活動。不法分子以高額回報、兌換貼息為誘餌,誘騙公眾從不法分子處“兌換”數字人民幣。同時,通過發展下線、層級分傭等方式,構建傳銷詐騙網路。
除了“有償招募推廣”,記者還梳理了近期一些有關數位人民幣的謠言和陷阱:
假冒試點活動開展詐騙
附上詐騙網址連結
不法分子假冒試點活動,通過非正規管道向公眾發送諸如“數位人民幣試點發行,預約登記即可領取體驗金”的簡訊,同時附上詐騙網址連結。公眾點擊這些連結后,往往會被誘導填寫銀行卡密碼、簡訊驗證碼等敏感資訊,並下載仿冒數字人民幣App、向卡記憶體入更多資金,隨後不法分子會迅速轉走卡內資金。
鼓吹數位人民幣投資交易
獲取高額回報
不法分子假借數位人民幣的名義虛設“數位貨幣投資平臺”“數字貨幣交易所”等專案,號稱可投資獲取高額回報,吸引公眾參與。一旦受害者投入資金,詐騙分子便會捲款消失。
冒充公檢法來電
誘使用戶點擊虛假連結
不法分子冒充公檢法、政府機構、銀行或大型電商平臺客服人員,利用“查案”“修復徵信”“退款”等話術博取信任,以“賬戶凍結”“影響徵信”等話術施加心理壓力,誘使用戶點擊虛假鏈接或下載仿冒數字人民幣App,填報個人敏感資訊或轉帳,造成資金損失。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相關人士提示,數位人民幣為數位形式的法定貨幣,不具有炒作空間。公眾不要輕信高額傭金或炒幣高回報等謠言,以免洩露個人敏感資訊或參與傳銷,避免自身經濟利益損失。
新華社記者 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