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濟源“兔”然火了
更新于:2025-03-26 02:10:22

本文轉自:濟源日報

在歐洲,濟源“兔”然火了

本報記者 鄭海波 張佩佩

工作人員在觀察兔子生長狀況。 (資料圖片)

3月20日,在玉泉特色產業園陽光兔業兔肉加工車間內,一箱箱新鮮的兔肉產品下線打包,即將通過港口發往歐洲。

“自從春節前通過歐盟認證,我們的兔肉產品很快成為歐洲人的‘新寵’。”陽光兔業董事長段天奎介紹,入春以來,來自荷蘭、西班牙等國家的客戶紛紛到企業考察並簽約,歐洲訂單越來越多。“現在每天加工的1萬多隻肉兔產品,有一半銷往歐洲市場。”

在兔產業耕耘30餘年的陽光兔業,為何一夜間成為歐洲的座上賓?段天奎所言的歐盟認證有何特別優勢?記者在陽光兔業一探究竟。

40%的“福利兔”訂單

陽光兔業擁有國內最大的伊普呂配套系種兔繁育基地,年可出欄種兔90余萬套、商品兔300萬隻。隨著兔產業鏈不斷拉長,該企業肉兔食品加工規模持續增長,兔肉品牌在國內知名度越來越高。

雖然國內市場穩步增強,但段天奎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讓陽光兔業的兔肉產品出口到歐洲市場。因為歐洲人有食用兔肉的傳統和習慣,兔肉在歐洲市場需求更加旺盛。

通過積極努力,今年1月底,陽光兔業旗下的陽光食品公司出現在歐盟官方網站公佈的新增註冊中國兔肉生產企業名單中。陽光兔業正式擁有歐洲市場“通行證”。這也是河南首個兔肉生產企業獲得歐盟認證。

訂單紛至遝來。短短一個半月,陽光兔業已向歐洲備貨50貨櫃兔肉產品,超過1000噸。

記者看到,陽光兔業對出口歐洲的產品,從肉質檢測、包裝等方面都有嚴格要求,以確保符合歐盟相關標準。段天奎介紹,這些訂單中,約有40%為高端“福利兔”訂單。所謂“福利兔”,即兔子在生長過程中享受特殊“福利”——生長在類比大自然的生長環境中,心情舒暢,運動量大,兔肉更加優質鮮美。

“高端產品帶來的是更高的附加值。”段天奎說,出口歐洲的產品,利潤更高,更能彰顯品牌價值,對效益增長大有裨益。

來之不易的“通行證”

獲得歐盟認證,並非一帆風順。

歐盟的肉類標準是世界上肉類產品中最複雜、最嚴格的標準,光兔肉產品類目就有29大項100多個小項。

為了出口歐盟,陽光兔業一直在努力。在種兔繁育、肉兔養殖、飼料生產等工作中,陽光兔業一直堅持最高標準,在各項指標控制上精益求精。

段天奎坦言,多年來產品之所以不能成功出口歐盟,是因為沒有符合歐盟標準的兔肉屠宰加工車間。

2023年,濟源海關瞭解到陽光兔業的需求,將兔肉產品“出海”納入關長“送政策上門”的重點專案,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對一”精準幫扶。從屠宰加工車間的規劃、建設、軟硬體完善,到出口必備的相關資質備案等工作,濟源海關對標歐盟標準對陽光兔業進行了全程指導。

在濟源海關的護航下,陽光兔業終於獲得歐盟註冊備案資格,打通了兔子出海的“最後一關”。

記者在流水線上看到,出口的每一個兔肉產品,都有獨特的編碼。“這是兔肉的‘身份證’,無論賣到哪裡,都可以追溯到源頭資訊。”段天奎說,陽光兔業產品可靠的品質控制,為站穩歐盟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走向全球的“兔司令”

一個兔產業,究竟可以做多大?

多年來,專心專注的陽光兔業,目光始終沒有從兔子身上挪開。從最初的種兔繁育和飼料加工,到後來的兔肉加工、兔產品開發,乃至兔文化打造,陽光兔業充分挖掘了兔子身上的各種發展潛能。

兔產業拓展,也離不開理念和技術的創新。陽光兔業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法國克里莫集團等開展戰略合作,主動對接國際前沿技術開展創新研究,取得了豐碩的創新成果。

陽光兔業建設了國家兔產業體系濟源綜合試驗站、河南省肉兔繁育及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累計獲得國家授權專利、省級科學技術成果、河南省地方標準等100余項。單單一個陽光兔業旗下的陽光食品公司,就可生產滷兔、烤兔、帶骨兔丁、無骨兔丁、泡椒脆肚等一系列熟食和兔肉速凍產品。其中,“伊啦”兔肉系列榮獲第14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第22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資貿易洽談會“金質產品獎”。

目前,陽光兔業已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河南省肉兔產業化聯合體示範核心企業,種兔育種和肉兔生產規模穩居全國前列。該企業帶動了濟源及周邊養殖企業和養殖戶200余家,推動濟源30余個村集體連續穩定增收。在四川、重慶、新疆、河北等地,都部署有肉兔產業鏈專案。

“打開歐盟市場,不僅是一次生產經營的突破,更是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里程碑。”段天奎表示,陽光兔業依託河南、放眼世界,國際化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當前,陽光兔業加快推進國際化兔肉冷鏈物流園、國家肉兔育種基地、肉兔科研平臺等項目建設,積極探索肉兔家庭農場培育模式,力爭新增肉兔出欄200萬至300萬隻,建成“百億級”肉兔產業園,爭取“讓全球各國人民都能吃上濟源的美味兔肉”。

加速壯大的外向型經濟

兔子出海,折射的是近年來示範區制度型開放的成果。

數據顯示,2024年,濟源進出口總值為456.7億元,穩居全省第二位。在金、銀、水處理劑等傳統出口產品總量持續增長的同時,兔肉、蔬菜種子、鋰電池等一大批新產品進入出口名單,成為濟源進出口貿易的新生力量。

濟源積極擴大制度型開放,努力在高水平開放上走在前、創新篇、作示範。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以務實舉措提升便利化服務水準,全力支持企業自主品牌出海,積極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推動外貿經營主體持續增長,外貿新產品、新服務、新場景不斷湧現。目前,濟源已有進出口實績企業近100家。

圍繞外向型經濟發展,濟源海關等有關部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抓好進出口輔導和對外推薦力度,做好企業註冊登記、備案等准入工作,為企業提供專業細緻服務,推動濟源更多特色產品走向海外市場。

外貿環境的不斷優化,讓濟源企業走出去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很多企業的貿易夥伴合作關係更加緊密,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以陽光兔業拓展歐洲市場為新的開端,濟源企業“出海”信心必將進一步提振,濟源外向型經濟必將激發更大活力,釋放更大能量。

春茶採收
春茶採收
2025-03-28 02:55:25
成都鳥種數量達586種
成都鳥種數量達586種
2025-03-28 06: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