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健康知識誤區,你中招了嗎?
更新于:2025-04-13 16:26:04

本文轉自:南方工報

  生活中,有一些健康偽知識在口口相傳下,成了不少人迷信的“養生格言”。北京地壇醫院各學科專家就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健康知識誤區進行科普,一起來看。

 誤區1:吃生魚膽能治病?

  該院肝病科收治過因食生魚膽中毒導致肝腎損傷的病例,這些患者都是因為聽信“吃生魚膽可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偏方。其實,魚的膽汁中的鯉醇硫酸酯鈉、組胺、氫氰酸、膽酸等均會對人體組織造成損傷。所以,生吃魚膽不僅不能治療疾病,還會引起中毒,導致多臟器功能損傷,甚至死亡。

  誤區2:膽結石患者需要吃素?

  大量進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容易誘發膽結石和膽囊炎,因此,有的膽結石患者認為要長期吃素,這是錯誤的觀念。

  若長期吃素,會使人體脂溶性維生素缺乏。還會造成動物蛋白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嚴重時可導致低蛋白血症、下肢水腫,甚至心悸、乏力、消瘦、貧血等。此外,脂肪可以促進膽汁的分泌,但若長期吃素,容易造成膽汁分泌、排泄減少,導致膽汁在膽囊中存留、濃縮、淤積,濃縮的膽汁又反覆刺激膽囊壁,反而可能導致膽囊結石生成或加重膽囊結石進展。膽囊結石患者的飲食應以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為主。

  誤區3:憋氣30秒能測試肺健康?

  能否憋氣30秒和肺部健康沒有必然聯繫,肺部是否健康取決於多種因素。肺臟由很多肺泡組成,其檢查主要包括肺部與胸腔的形態、肺功能和肺血管,肺部健康程度一般需要進行肺功能檢查。當存在呼吸道症狀或其他不適時,應根據情況進行相應檢查。

  誤區4:吃素更有利於控制血脂?

  單純吃素,可能會導致某些B族維生素攝入不足,而B族維生素與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代謝密切相關。B族維生素主要存在於奶、蛋、動物肝臟和魚中。因此只攝入素食,可能會患上B族維生素缺乏症,而造成脂肪代謝紊亂,這可能也是血脂異常的因素之一。

  所以如果患了高血脂,以“少葷多素”為原則,而不是完全吃素,這樣才能達到科學降血脂和平衡膳食的目的。

  誤區5:白頭髮拔一根長十根?

  “白髮越拔越多”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一個人的毛囊數量在其出生時就確定了,拔頭髮不會使毛囊和發量增多,同樣也不會使白髮增加。醫生不提倡頻繁拔白髮,尤其是白髮比較多的情況下,因為此舉不能減少白髮的出現,還會破壞毛囊,甚至引發毛囊炎。反覆發作的毛囊炎可能導致毛囊再也無法長出新發,從而變“禿”。

  (來源:北京地壇醫院)

留住古城的歷史記憶
留住古城的歷史記憶
2025-03-26 05:56:50
雁子村裡燕紛飛
雁子村裡燕紛飛
2025-03-26 05:56:25
父親的拐杖
父親的拐杖
2025-03-26 05:54:48
春日童心種希望
春日童心種希望
2025-03-26 05: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