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農村用上了光伏取暖
更新于:2025-03-26 05:56:55

本文轉自:渭南日報

比煤炭更清潔 比空調更便宜

渭北農村用上了光伏取暖

  本報記者 李眾偉 任曉彤

  在農民王丙森的家中,冬季取暖的方式共經歷過三次變化:從煤炭到空調再到現在的光伏。

  王丙森是臨渭區故市鎮橋馬村人,這裡冬季的平均氣溫在0℃至-10℃之間,有時甚至能達到-20℃。

  取暖是王丙森每年冬天考慮的頭等大事,他說:“農村的房子普遍面積大,住著寬敞,但卻不利於保暖。”他的房子總共200平方米,每到春節,兒子、女兒回家團聚,一家人就靠著幾台空調取暖,貴就不說了,關鍵還不暖和。

  近年來,臨渭區積極推廣“煤改電”等清潔取暖工程,王丙森就順勢安裝了空調。然而,空調取暖雖然清潔,但成本高。

  “客廳和臥室的空調要是全部打開,一天就得50元電費。”王丙森說,“多數時候,空調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

  為了減輕負擔,從2017年開始,臨渭區根據國家安排,給參與“煤改電”的農戶補貼購置費和運行費。去年,每戶補貼600元電費。

  故市鎮鎮長馮文靜說:“電費補貼不是長久之計,希望能尋找一種更便宜、更清潔、更溫暖的取暖方式。”

  2024年5月,臨渭區與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實施“沐光行動”分散式光伏試點專案。項目總投資1396萬元,佔地面積16094平方米,擬在故市鎮橋馬村建設總容量為3兆瓦的光伏設施,分為農戶屋頂光伏和集體巷道光伏兩部分,專案生命週期為25年。

  項目負責人石建平說,原本方案是利用光伏發電來取暖,可是將光伏發電與取暖連接在一起需要安裝轉換器,這樣會增加成本。

  後來,華電集團決定採用租賃方式,根據安裝光伏板的情況,給農戶統一發放租賃費用。同時,再贈送一套價值2.8萬元的空氣能熱泵供暖系統。

  簡而言之,就是農戶通過安裝光伏板獲取租賃費用,再用租賃費用購買電費,然後通過免費的空氣能熱泵供暖系統取暖。

  去年11月,王丙森在自家庭院裡安裝了170塊光伏板和一套空氣能熱泵供暖系統。去年冬天,他再沒愁過取暖這件事。

  3月10日,見到記者時,王丙森說:“光伏取暖比煤炭更清潔,比空調更便宜。”他算了一筆賬:一塊光伏板一年的租賃費用是30元,170塊就是5100元,再加上政府每年600元的電費補貼,一共5700元。而光伏取暖一天大概花費25元,按照3個月時間計算就是2250元。這意味著,利用光伏取暖,冬天不僅不花錢,還能賺錢。

  不止如此,這套系統還可以單獨控制每間房子的暖氣片,既方便又省錢。王丙森笑著說:“現在,家裡的空調都開始積灰了。”

  和王丙森一樣,村民王巨集也覺得光伏取暖更划算:“平時家裡人少,冬天只打開主臥室、衛生間和客廳的暖氣片,一天最多30元。相比以前使用空調和電地暖,至少能節省三分之一的費用。”他表示,自己共安裝了96塊光伏板,一年也能得到2880元的租賃費用。

  光伏取暖是一本經濟帳,更是一本生態賬。據統計,“沐光行動”年均發電量436.94萬千瓦時,可節省標煤1305.617噸,減少二氧化碳3420.717噸、二氧化硫約11.097噸、氮氧化合物約9.661噸。

  “項目開始實施后,我們已經陸續簽約了14戶意向農戶。”石建平說,雖然願意嘗試的農民不多,但光伏取暖屬於新鮮事物,村民一開始不接受屬於正常現象,但等那些已經安裝了光伏的農戶真正瞭解到光伏取暖的優勢后,他相信會有更多人拋開偏見,重新認識光伏。

母親教誨至今在耳
母親教誨至今在耳
2025-03-26 04:17:51
新華北路
新華北路
2025-03-26 04:18:18
起步2元、最高10元
起步2元、最高10元
2025-03-26 04:27:17
國內部分城市天氣
國內部分城市天氣
2025-03-26 04:29:43
雄忻高鐵隧道貫通啦
雄忻高鐵隧道貫通啦
2025-03-26 04: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