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哪個指數更能代表人形機器人?
更新于:2025-04-11 18:37:56

2025年4月10日起,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迎來修訂,此次修訂共涉及指數簡稱、選樣空間、樣本數量、權重設置四大維度。修訂后該指數中人形機器人相關成分權重佔比顯著提升至53%,高於同類指數,對人形機器人的表徵能力更強。

一、修訂后,“人形機器人”含量較同類指數更高,指數表現更好

1、歷史業績更好

經過修訂後,從測算的歷史表現看,國證機器人指數2018年以來年化收益率7.8%,較同類指數高5.1 pct,長期收益更好;924以來收益率83.7%,較同類指數高24.7pct,指數彈性更好。

圖:主流機器人指數歷史業績對比

數據來源:Wind,國證指數公司,截至2025年4月8日;注: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業績根據最新成分股測算得到

2、人形機器人佔比高達53%,顯著高於同類指數。

根據公司財報中對產品應用場景的描述分類,國證機器人指數中超53%權重的公司集中於人形機器人相關產業鏈,這一比例較同類主流機器人指數高出15個百分點,是全市場有對人形機器人最具代表性的指數之一。

圖:國證機器人指數人形機器人含量更高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至2025年4月10日,成份股所屬細分機器人領域劃分,是根據公司其業務是否包含相關領域,或最近一期年報/中報是否明確提及相關產品具體應用場景。“人形機器人”包含人形機器人本體或靈巧手、諧波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服務機器人”包含清潔機器人、問答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包含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等。

3、前十大成份股中,國證機器人指數人形機器人權重更高。

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前十大成份股中人形機器人權重達到20.5%,較同類指數高2.4個百分點,且人形機器人公司權重排名更高。

表:該指數前十大成份股中人形機器人權重提升較同類指數高2.4 pct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至2025年4月10日,成份股所屬細分機器人領域劃分,是根據公司其業務是否包含相關領域,或最近一期年報/中報是否明確提及相關產品具體應用場景。“人形機器人”包含人形機器人本體或靈巧手、諧波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服務機器人”包含清潔機器人、問答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包含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等。

二、更高的人形機器人佔比來自更“精細”的編製方案

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成份股聚焦於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環節,權重向以上兩部分傾斜,且成份股數量更少,僅50只,聚焦於核心公司。

表:市場主流機器人指數編製方案對比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至2025年4月10日

1、從選樣空間看: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包含“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兩大環節。

其中,機器人本體主要包含人形機器人、仿生機器人、具身智慧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而核心零部件包含諧波減速器、電子皮膚、機器人關節、靈巧手、執行器等硬體,也包含模型演算法等軟體。

當前大部分單機價值量集中於核心零部件環節,也是我國製造業所擅長的領域。

圖: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組成

國證機器人指數選樣空間明確聚焦“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兩大人形機器人核心環節。

此前,主流機器人指數的選樣空間普遍包含自動化設備製造商、車間集成商等服務於工業機器人等廣泛應用場景的機械領域,但已不再適配當前人形機器人的產業趨勢。

國證機器人指數的選樣空間聚焦機器人本體和核心零部件及其他機器人相關領域公司,不僅對機器人的代表性更強,也更貼近前文所述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鏈。

圖:市場主流機器人指數選樣空間對比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至2025年4月10日

2)從權重設置規則看:

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對機器人核心領域公司(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給予更高的自由流通市值調整係數,和更高的權重上限,從而使得指數成份權重向市場關注度更高、未來發展空間更大的核心機器人公司傾斜。

圖: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加權方式向機器人核心公司傾斜

三、為什麼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爆發的元年?

1、2025年,機器人運動控制能力取得顯著突破。

不同於此前機器人只能按事先設定完成一些簡單動作,當前機器人已經可以完成漂亮的側空翻,能行雲流水地完成一整套武術動作。這些成果告訴世人,當前人形機器人硬體部分已接近完全成熟,運動控制將不再是人形機器人批量商業化應用的障礙。

2、人形機器人下一步的“終極跨越”:擁有“靈巧手”和更智慧的“大腦”。

1)機器人將獲得人類的“靈巧手”,獲得精準操作的能力。

人類日常活動中,約60%-70%的精細操作依賴手部操作。對於當前的人形機器人,其靈巧手的自由度將從個位數提升至15-22個,從而具備完成捏取雞蛋等高精度任務的能力

2)“大腦”突飛猛進,智慧化的人形機器人正在“取代”人類。

機器人的核心演算法扮演了“大腦”的角色。Figure AI發佈的Helix多模態大模型,將視覺、語言、運動控制整合到一起,機器人可以通過接收語音指令,直接完成分類、收納等工作,並可以相互協作,進一步具備了在多樣化場景中的實用價值。

“靈巧手”和“智慧大腦”將助力人形機器人走向更多應用場景。英偉達CEO近期表示:“在未來,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自動化倉庫還是服務機器人,所有會移動的東西都將實現自動化,成為機器人,而且這個未來即將到來”。

3、人形機器人未來的空間有多大?

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空間正快速打開。據中國信通院預測,2035-2040年,我國人形機器人整機市場規模可達到1000-3000億元;據摩根士丹利預測,至2050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有望突破6萬億元。

全球市場空間潛力巨大。據高盛預測,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過1.12萬億元,並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充分受益於老齡化與工作力替代。

圖: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預測(十億人民幣)

資料來源:Morgan Stanley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美國知名半導體研究機構SemiAnalysis最新發佈的報告揭示,目前,似乎只有中國具備抓住機器人革命這一歷史機遇的條件。

我國具備獨一無二的全套製造業體系,國際巨頭也逐漸將中國視為“價格錨點”。正如摩根士丹利報告所述:“未來家政機器人可能比iPhone還便宜,而這場革命的話語權屬於中國”。

四、個人投資者如何參與機器人產業鏈

綜上所述,國證機器人指數對人形機器人表徵度更高,更能反映未來機器人產業鏈廣闊的市場空間。

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聯接基金A/C:020972/020973)是個人投資者把握未來機器人產業投資機會的優選工具。

多做讓自己值錢的事
多做讓自己值錢的事
2025-03-26 12:04:45
如何讓電視螢幕消失
如何讓電視螢幕消失
2025-03-26 12: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