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咸陽日報
本報訊(趙曉雷 楊芳 張毅偉)近年來,永壽縣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博物館管理辦法》等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立足縣情實際,聚焦文物保護和宣傳,加大宣傳推介,讓永壽文物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彰顯歷史脈絡。“吾土吾鄉”永壽縣歷史文化展廳,是永壽縣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廳,共設5個單元,即“文明覓蹤 遠古永壽”“豳風幽幽 兩周永壽”“京畿重地 秦漢永壽”“絲路驛站 盛唐永壽”“清雅生活 平安永壽”。該展廳展陳提升改造后,展出文物大幅增加,其中47件文物屬首次展出,歷史脈絡清晰,藏品豐富多樣,特別是增加了遠古時期人類生存環境的情景復原、距今達200多萬年的麗牛骨化石,以及永壽不同時期172處古遺址代表的名錄,讓遊客切身體會到永壽縣古韻悠長、文化積澱豐厚。
加大文明互鑒。近幾年,永壽文物一次次走出國門赴展,不僅展現了永壽厚重的歷史,也彰顯了璀璨中華文明的奪目。2022年3月,永壽縣16件館藏精品文物赴日本參加在東京、名古屋等四地舉辦的《兵馬俑與古代中國—秦漢文明的遺產》文物展,歷時一年之久,引發了國際媒體的重磅關注,開展當日全球線上線下瀏覽人數達到了2.5億人次。2024年3月,由永壽縣博物館選送的漢代陶房、陶獸、帶鋬陶罐等7件精品文物在廣東省中山市博物館舉辦的《雄才大略漢武帝——劉徹和他的時代》主題展亮相,使珠三角地區的觀眾飽覽了大漢雄風,歷時110天,讓永壽這個漢唐京畿之地在珠三角風風光光了一回。今年4月到明年4月,由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精選的永壽縣博物館的銅鑾鈴、陶磨、彩色獨角雙耳獸等7件文物,即將參加在澳大利亞博物館舉辦的“中國秦漢的文化遺產”展覽。除此之外,該縣選送的11件周秦漢唐文物,將參加福建博物院在4月29日至8月31日舉辦的“華夏風采 周秦漢唐”文物展,讓深閨中的文物精品走出了永壽,彰顯了歷史京畿之地的厚重文化底蘊。
踐行初心使命。永壽縣博物館編撰的《永壽文物精品圖鑒》一書,由陝西新華出版集團三秦出版社出版發行,書中收錄了從春秋戰國到民國時期的永壽精品文物100多件,並一一進行展示和介紹,這是截至目前永壽縣第一部專門介紹永壽文物的正式出版物。永壽縣國家級文保單位武陵寺塔安技防專案、永壽縣省級文保單位安金藏墓安技防專案已於2024年5月實施完成。今年,永壽縣博物館積極申請館藏字畫修復專案,計劃對館藏的明清及民國時期名人重臣的字畫進行保護性修復,讓這些歷史瑰寶得以完好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