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勤儉節約的中國人,只要條件允許,通常更傾向於自己下廚做飯,不僅享受烹飪的結果,也享受整個過程。
因此,很多人在裝修時會把重點放在廚房設計上,但很多設計的優劣往往要等入住后才能發現!
比如以下這些裝修設計,彙集了無數網友的實際體驗和教訓。
只有入住後才會意識到:
真正實用的廚房設計有這8個,少了任何一個都不完美!!
⑴灶檯牆面用琺瑯板
許多人還在跟風使用各種大小的瓷磚貼灶台周邊的牆面,一邊認為它足夠美觀,一邊又抱怨縫隙太多……
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
如果你追求更細緻的家居生活,完全可以選擇沒有任何縫隙的琺瑯板來代替瓷磚鋪設廚房灶台那面的牆面。
沒有一絲縫隙,自然就不會藏污納垢,增加清潔的難度,而且琺瑯板光滑、防滲透,清潔起來非常省心。
最關鍵的是有了琺瑯板,就能多收穫一面磁吸牆。
就可以把廚房內的各種瓶瓶罐罐以及小工具“上牆收納”,提高廚房的空間利用率,還避免了打孔破壞牆面。
⑵檯面無擋水條設計
台面前擋水條,可以防止檯面上的東西意外滑落;
檯面后擋水條,可以防止牆面和灶台之間形成縫隙,積灰滲水。
所以很多家庭在裝修廚房的時候都選擇安裝擋水條。
實際上憑藉現在的工藝,即使是無擋水條,也可以保證牆面和檯面之間沒有縫隙,比如使用膠填縫……
反過來,如果安裝了擋水條還會在無形之中增加衛生死角,讓日常打掃變得更麻煩。
遠不如一開始就做無擋水條設計,雖然對工藝的要求比較高,但只要在前期格外注意瓦工施工,找平臺面和牆面,後期真的會越用越香。
⑶櫃門要用好擦的材料
從大顆粒的磨砂面到最近幾年流行的膚感膜櫃門,充分證明了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但同時也暴露了無數中國家庭在廚房裝修上的弊端,那就是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顏值上。
因為大顆粒的磨砂面不僅手摸上去是坑坑窪窪的,還容易積灰,難清潔;
因為膚感膜長時間受到廚房油污困擾,很容易成為衛生死角,成為做家務的老大難。
所以“流行≠好用”,如果大家想要兼顧美觀和性能,最好選擇摸起來光滑的材質,看著高級還容易清潔,比如啞光櫃門、烤漆門板
⑷吊櫃下安裝補光燈
很多家庭為了增加廚房的收納空間都安裝了櫥櫃和吊櫃,這樣關上門就看不見各種雜物,就能夠讓廚房輕而易舉的變得乾淨整齊。
但很多人不知道,除了要讓吊櫃採用“通頂設計”外,還需在吊頂的下面安裝補光燈,不然等到入住之後就會發現每次備菜,面前的那塊地都是黑漆漆的。
反過來,如果在前期裝修的時候,就在吊櫃的下面增加內嵌燈帶的設計,這樣每次做飯的時候都可以擁有更好的下廚視野了。
⑸櫥櫃高低臺
這是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一個裝修設計。
爭議一直非常大,有些人覺得沒必要;
有些人覺得根據身高打造高低台,可以讓下廚的人更省力更舒適。
比如高檯面洗、切菜不彎腰,低檯麵炒菜再不用架著胳膊
我親身經歷發現:
標準的高低檯面更適合中國家庭。
低台面的高度在80cm左右,下方的收納空間正好適合內嵌各種廚房必備家電。
⑹轉角鑽石型檯面
收納是每個家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小戶型的廚房,廚房空間本身就比較小,所以為了擁有更大的收納空間,需要充分的利用每一寸空間。
建議大家:
千萬不要浪費廚房檯面轉角的空間。
我們可以把原本的直角改成如圖這樣的鑽石型,不僅可以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同時還能讓檯面比原先的直角邊多一塊三角區域。
⑺明裝把手
這幾年比較推崇安裝隱藏式把手,因為明裝把手容易沾染油污,難清潔;隱藏式把手更美觀。
殊不知,隱藏式把手雖然好看,但是不耐用,而且並不是沒有任何衛生死角存在。
為了用著方便,我建議大家:
首選簡約耐看型的明裝把手!!
⑻留一個開放格
無數中國家庭在設計櫥櫃的時候,要麼全採用開放格,要麼全是封閉式設計,但實際上“留一個開放格”最好。
我們可以購買一個高度適合的可移動式的小推車,放在這裡邊,可以當調料等收納架,也可以用來常溫保存各種瓜果蔬菜。
寫在最後,
還有哪些廚房裝修好看又好用,歡迎大家在下面補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