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腳杯,這個和茶飲看起來不搭的東西,竟成新流量密碼?
奈雪、樂樂茶都因此刷屏。上海、深圳、廈門等地的茶館們也因其火出圈。
這是怎麼回事?
“高腳杯喝茶”火了
奈雪、樂樂茶都在推
最近,奈雪茶院憑藉“高腳杯”在網上刷屏了。
其上新的3款香冰茶:九窨茉莉初雪、世遺景邁紅、烏崡鴨香單叢,售價35元/套起,套餐包含茶壺、高腳杯、茶食和500ml的茶湯。
大量網友因為這個高腳杯到店打卡。
“喝茶居然能用高腳杯,好高級。”
“優雅,實在是太優雅了。”
“儀式感與氛圍感拉滿,妥妥拿捏高腳杯文學了。”
網友口中的“高腳杯文學”,是一股從去年火到今年的網路流行。
圖片來自小紅書博主@撒人鼠尾草,已獲授權
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許多使用者分享高腳杯使用示範:爬到山頂,從容不迫的掏出高腳杯,倒入香檳或飲料,以山巒為背景拍照留念。這類分享一般還會配上類似“敬浪漫與自由”的文案。
用高腳杯喝茶成為年輕人出圈的“新姿勢”,相關視頻點讚量動輒上萬,有的甚至引發當地文旅部門聯動。
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這波熱度依然在持續。熱門打卡視頻中,有網友將瓶裝東方樹葉倒入高腳杯“假裝”品茶,氛圍感十足。
樂樂茶3月20號上新的青青龍井系列,同步推出龍井磨砂高腳杯周邊,白綠漸變呼應春日主題,磨砂材質十分有質感,一上線就引發搶購。
我注意到,用高腳杯喝茶,正在全國各地的新中式茶館悄然流行。
比如上海的逛山、人間茶話,深圳的coco park葉外,北京的瑭所,廈門的餘閑茶館,崑山的青山遮不住,西安的茶無心新中式茶館等,都推出了搭配高腳杯出品的特色茶點。
茶飲遇上高腳杯,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
用高腳杯喝茶
不止是“噱頭”這麼簡單
1、有些茶,意外地適合用高腳杯來品
眾所周知,高腳杯一般是玻璃或水晶製品,導熱快、熱量易散失,保溫性和香氣留存度都不如紫砂壺、蓋碗等密閉器皿。
但這看似“劣勢”,在特定場景下卻是“優勢”。
一方面,高腳杯的透明材質和寬口設計便於觀察茶湯顏色變化,比如普洱茶從明黃到紅褐的層次感。
圖片來自小紅書博主@撒人鼠尾草,已獲授權
而且,較高的杯身空間,利於緊壓茶在注水后充分舒展,提升品鑒樂趣。
另一方面,部分高腳杯杯口內收,可短暫聚集茶香,類似聞香杯的功能,適合品鑒香氣濃郁的茶類,比如岩茶、鳳凰單叢。
由於玻璃材質保溫性差,冷杯壁可以凸顯茶湯的冷香,因此很適合冷泡綠茶或老白茶。
茶館們也是這麼做的。奈雪茶院此次推出的香冰茶中就有九窨茉莉初雪,逛山茶館推出搭配高腳杯的是梔子綠茶,人間茶話用到的是嶗山綠茶。
圖片來自小紅書博主@八級飽魚,已獲授權
2、既有儀式感,又是社交貨幣
近幾年茶飲品牌將上新與茶文化深度綁定,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年輕人對茶的認知,品茶成為時尚。
不同於器具、沖泡等有嚴格標準的傳統品茶,高腳杯提供了一種更新潮的喝茶體驗。
高腳杯常用來喝香檳,配中式茶飲就有了新鮮感和反差效果,保有儀式感的同時又出片,還很適合社交“碰杯”的場景。
奈雪茶院的打卡筆記中,不乏雙人碰杯的照片,“碰杯聲響清脆治癒。”
小動作撬動大流量
創意杯子屢屢引發搶購
一個杯子引發搶購,甚至成為流行,在茶飲圈屢見不鮮。年輕人調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雞蛋”。
高腳杯之外,我發現,年輕人都在這樣玩杯子:
1、用果蔬瓶裝糧食,或者插花、種蒜
隨著果蔬茶流行,實用、美觀、大容量的杯子跟著走紅。
奈雪將果蔬瓶做成方形,材質可迴圈使用,吸引了一大批會過日子的網友,改造帖近5000條。
比如當作廚房儲物罐,整齊碼放五穀雜糧,“很實用”。
圓筒果蔬瓶也被網友開發出了新用途。
比如喜茶的去火纖體瓶,瓶口的圓孔設計很適合插花。甚至有網友用其種出了一棵蒜苗。還有熱愛編織的網友將其當成毛線團收納,瓶口出線很方便。
混果汁採用綠色玻璃瓶,類似香薰瓶,很有質感。許多網友不捨得扔,用來插花或者做香插。
2、“上粉下茶”,嗦粉喝茶兩不誤
咖門去年報導過的雙拼杯,今年在上海又火了一波。
一個杯子,兩種口味。美式搭拿鐵,咖啡搭茶飲已經不夠了,茶百道的玩法更“炸裂”。
其最近與螺霸王聯名推出廣西限定踏青杯,下層裝茶飲,上層做成碗狀盛螺螄粉,碗底留小孔插吸管,主打“上粉下茶”,嗦粉喝茶兩不誤。
網友們爭相打卡:“是真的現煮的螺螄粉”“這混搭真是天才”。
佐敦道最近上新羽衣茉莉和宝石鲜莓,買兩杯送限定周邊“有營啞鈴杯”,啞鈴形狀的杯子,還能當水瓶,隨時隨地“舉水”運動。
3、用變色杯“在線放煙花”
去年,用溫感變色材料製成的變色杯火遍飲品圈,頭部茶飲、咖啡品牌都在推。
古茗將其玩出了新花樣,其聯名永夜星河推出的變色煙花陶瓷杯,通體是白色的陶瓷材質,倒入冷水後,杯壁會綻放不同顏色的煙花。吸引了許多網友“在線放煙花”。
一個小小的杯子,不僅可以撬動銷量和影響力,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消費者與品牌情感連接的紐帶。
茶飲品牌對杯子的創新一直沒有停止。你還真知道哪些有趣的茶飲杯?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