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京晨報
事關高校畢業生就業
這份意見作出重要部署
3月1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5年春季大型雙選會在將軍路校區西區體育中心舉行。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劉莉 攝
促進高校畢業生高品質充分就業,既關乎當下,更利於長遠。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品質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對構建高品質就業服務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高品質充分就業有關工作作出部署。
為何出臺這份意見?
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其就業關係千家萬戶。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增長,從2022年起連續三年突破千萬,已成為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絕對主體。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負責人介紹:“圍繞促進高等教育人才供需適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人才支撐,迫切需要突出問題導向,著力破解供需適配、服務升級、機制優化等方面問題。”可以說,這份意見出台正當其時。
意見有哪些新部署新舉措?
從具體內容看,意見提出優化培養供給體系、強化就業指導體系、健全求職招聘體系、完善幫扶援助體系、創新監測評價體系、鞏固支援保障體系等“六大體系”,涉及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過程的多環節各方面,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品質充分就業提供了堅實保障。
其中,意見把優化培養供給體系放在構建高校畢業生高品質就業服務體系的首位——
聚焦人才需求側,提出科學研判人才發展趨勢及供需狀況,建設人才需求資料庫,定期發佈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等。
聚焦教育供給側,提出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佈局,引導高校明確辦學定位、分類特色發展等。
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匡校震說,“各行業主管部門應該和教育部門攜手合作、共用資訊,讓人才需求資料庫資訊更充分、更準確,進而推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更加契合。”
求職招聘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環節,意見在健全求職招聘體系方面提出一系列舉措,更好滿足高校畢業生對高品質服務的需要。
推動校內外招聘資源分享,建設一批區域性、行業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實施供需對接就業育人專案,支援校企聯合培養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統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招聘(錄)高校畢業生時間安排;支援民營企業穩崗拓崗,深挖吸納就業潛力……意見突出精準便捷導向,注重發揮校園招聘活動對促進人崗對接的重要作用。
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有不少地區和高校在健全求職招聘體系方面持續探索,並且取得了積極成效。
“意見圍繞校園招聘服務提出了明確要求,指導我們在供需對接‘準’的目標和管道拓展‘廣’的目標上下功夫。”貴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楊敏說,“我們一方面邀請長期合作的友好企業來校招聘優秀畢業生,另一方面通過共建就業實習實踐基地等方式與用人單位‘雙向奔赴’,不斷挖掘優質就業崗位。”
圍繞困難畢業生群體就業,意見也推出諸多務實舉措,提供暖心服務。
例如,意見提出,要為脫貧家庭、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等幫扶物件提供服務和援助;及時向符合條件的幫扶對象發放一次性求職補貼;實施“巨集志助航”就業能力培訓專案,有序擴大培訓覆蓋面,提升培訓幫扶實效等。
如何推動意見部署更好落到實處?
意見明確提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制度,結合實際抓好意見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制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負責離校后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等。
記者瞭解到,教育部正部署各地各高校抓住春季促就業工作攻堅期,在3月至4月深入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加快組織校園招聘,精準開展就業幫扶。
“下一步,教育系統將圍繞意見提出的‘六大體系’,推出系列具體實施方案,有序推動意見部署各項任務落實,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品質充分就業。”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負責人說。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