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福州日報
春風拂墓時代客寄哀思
——榕城“90後”陵園工作人員講述代祭背後的故事
小吳(左)和同事在“代客祭掃”,並拍照發給客戶。本報記者 包華攝
一霎清明雨,千絲眷親情。清明節是緬懷逝者、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對很多因異地工作、生活等原因無法現場祭奠親友的人來說,近年來悄然興起的“代客祭掃”成為他們的一種選擇。昨日,記者走近“90後”陵園工作人員,瞭解“代客祭掃”背後的故事。
“代客祭掃”流程嚴謹規範
擦拭墓碑上的灰塵,獻上鮮花、貢品,進行鞠躬、默哀等儀式……4日上午,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內,26歲的吳福裕身穿黑色正裝,與同事搭檔,攜帶鮮花、祭品等,開啟忙碌的一天。
“由於一些逝者的親屬無法到場祭掃,他們會請我們代為祭掃。”小吳說,她是三山人文紀念園的工作人員,除了陵園保潔、祭祀品清理等日常工作外,“代客祭掃”也是重要工作之一。清明是“代客祭掃”業務的高峰期,小吳和同事一天要代掃10多座墓,一個墓地整套流程下來需要近20分鐘。
“‘代客祭掃’有一套嚴謹規範的流程。服務前,我們會與客戶深入溝通,詳細瞭解逝者的生平、喜好,以及客戶對祭掃儀式的具體要求。”小吳說,按照要求,每次祭掃,工作人員都會身著黑色正裝,把逝者墓碑邊的每個角落清掃乾淨,擺放鮮花、貢品,然後向墓碑三鞠躬。有的家屬會要求觀看祭掃過程,她會和同事配合,錄製祭掃過程、拍攝照片,結束後將影像資料發給客戶。
小吳坦言,除了清明節前後半個多月比較忙碌,每年冬至也會有家屬提出代掃需求,“基本都是家屬遠在國外,或家中老人腿腳不好、身體不便,無法到場”。小吳接觸的家屬中,許多人都向她訴說過無法前往祭掃的無奈,言語中透露出愧疚之情。
“代客祭掃”看似簡單,但在小吳看來,卻承載著跨越山海的思念。去年,一名身在海外的客戶請小吳代為祭掃他父親的墓,還特意讓她播放了一首父親生前最喜歡的歌。“看得出來,這個客戶深深思念著父親,每年他都會讓我們幫忙祭掃三四次。”小吳說。
對生命有了新的理解
小吳是福州人,去年5月從一家醫院的醫療後勤崗位辭職,經過選拔考核進入三山人文紀念園工作,“之前的工作需要經常熬夜,這份工作相對壓力沒那麼大,這裏環境也很幽靜,我還挺適應的”。
“首次接單還是有些緊張,畢竟是給陌生人祭掃,我準備得特別認真,反覆練習流程,擔心出錯。”小吳說,她最多一天完成13位客戶委託的祭掃服務。她和同事説明逝者家人擦拭墓碑、敬獻鮮花、誦讀思念,誠摯對待每一份委託。
對小吳的成長,既是同事也是師傅的徐莉蘋最有發言權。一年多前,徐莉蘋將小吳“領進門”,手把手教她,如今看到她的成長,感到很欣慰:“剛開始她對業務還不太熟練,但進步很快,現在已能夠獨當一面。她是一個做事認真負責的人,服務得到許多客戶的好評。”三山人文紀念園經理助理吳燕則評價小吳是一個認真、勤勞的人,“服務很好,眼裡有活,大家都很喜歡她”。
在小吳看來,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責任和細心,因此她和同事每次服務都會提前準備,關注客戶的每一個要求和細節。
今年是小吳從事“代客祭掃”服務的第二年。她的父母非常支援她的這份工作,經常鼓勵她“這是做好事,要好好做”。小吳身邊的朋友,對她的工作更多的是理解。而在小吳看來,這份工作賦予她特殊的意義。從事這一行業,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之後,她對生命有了新的理解,也有了更多切實的感觸。
“‘代客祭掃’對我們來說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對許多家屬來說卻是一個‘心願’。這份工作讓我體會到幫助別人的意義,也對敬畏生命與尊重逝者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小吳說,“代客祭掃”服務承載了家屬對逝者的哀思,也延續了他們的慰藉,每念及此,她也都會以更細心、盡心的服務回應他們,“這是對逝者的告慰,也會寬慰生者的心靈。”
今年需求大幅增長
“2020年推出‘代客祭掃’服務以來,我們已建立完善的標準化服務流程。這幾年選擇‘代客祭掃’服務的市民逐年增加,今年的需求同比增長50%,目前園區已承接近百個訂單。”三山人文紀念園相關負責人說,“代客祭掃”套餐服務主要包括墓位清潔、香火祈福、敬奉供品、懸掛心願卡等環節,統一收費標準330元/次,客戶可通過園區熱線或小程序進行預約。服務完成後,工作人員會通過照片或視頻向客戶反饋祭掃全過程,確保服務全程透明可追溯。
不只三山人文紀念園,福州地區主要經營性陵園如安福陵園、松鶴陵園等均已推出標準化“代客祭掃”服務,價格為150元~ 600元,主要依據服務內容、祭掃環節及附加項目進行分級定價。
此外,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也有人提供代祭掃服務,基礎服務費為300元~1000元。記者在幾個二手交易平臺查詢發現,不少用戶發佈福州及周邊縣市代祭奠、代掃墓服務,也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其他符合公序良俗的個人化服務,如代磕頭、描碑、聊天陪伴服務等。
“‘代客祭掃’不僅是一項商業服務,更是人文關懷的體現。它為無法到現場祭掃的人們提供了寄託思念的途徑,讓人們即便遠在千里也能通過服務表達對逝者的愛與牽掛。”三山人文紀念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對“代客祭掃”服務持開放態度,只要服務提供者遵守園區管理規定、堅持文明祭掃原則、不違反公序良俗,都予以接納。
新榕語絲
“代客祭掃”也是一種“成人之美”
達達
在這個人口流動的時代,“代客祭掃”服務如同春雨般滋潤著遊子的心田。福州的陵園以照片、視頻為媒介,在雲端架起思念的橋樑,讓天涯海角的遊子得以實現“雲祭掃”的願景。
當我們在螢幕前看到工作人員小心地擦拭著逝者的墓碑,擺放著親人寄送的鮮花,那一刻的感動是真實的,是對生命敬畏之心最溫暖的表達。這種“代客”不是取代,而是對無法到場之人心意的尊重與傳遞,是對生命尊嚴的一次溫柔守護。
這不僅僅是服務方式的革新,更是現代科技對傳統文化的一次深情告白。它告訴我們:“科技+人文”不是冰冷的技術介入,而是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新性傳承。通過數位化手段,人們不再受限於空間和時間,在雲端實現文化的根脈延續,讓思念之情在虛擬世界中自由流淌。
“代客祭掃”等新興方式所秉承的理念,也推動了環保、文明觀念的進步。利用現代科技表達哀思,不僅是一種創新,更是對傳統文化的昇華。這種“成人之美”的方式,在保留文化內核的同時,也為情感表達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