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享受生活、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但“健康”二字往往比較抽象,如何才能更科學地評估自己的健康情況呢?除了定期體檢外,一些簡單易測的身體指標也能為我們提供重要的參考資訊,幫助我們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風險,從而採取積極的干預措施。
這幾個指標或與壽命相關,不妨自測一下
以下是一些與健康息息相關,甚至可能與壽命長度有關的身體指標,大家不妨在家自測一下,初步瞭解自己的健康情況:
1、血壓:血管健康的“晴雨錶”
指標意義: 血壓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是反映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標。血壓過高(高血壓)會增加心臟負擔,損傷血管,長期可導致心肌梗死、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嚴重疾病,顯著縮短壽命。
這種情況屬於“正常高值”或“高血壓前期”,說明血壓已經開始往上走了,但還沒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如果放任不管,後期可能發展成高血壓。
自測方法: 可以在家中使用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測量前應休息至少5分鐘,避免劇烈活動、情緒激動、吸煙或飲用咖啡等。測量時取坐位或臥位,手臂與心臟保持同一水準。建議每次測量至少兩次,取平均值。
2、腰圍:腹部脂肪的“警報器”
指標意義: 腰圍是衡量腹部脂肪堆積程度的重要指標。過多的腹部脂肪(內臟脂肪)與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血脂異常以及某些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這些都會影響壽命。
健康範圍: 中國成年男性腰圍應小於90釐米,女性應小於80釐米。
自測方法: 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用軟尺水平繞過腰部最細的部位(通常在肋骨最下緣與髂嵴連線的中點),測量時保持正常呼吸,不要吸氣或呼氣過猛。
3、體重指數(BMI):評估體重的“尺規”
指標意義: 體重指數(BMI)是根據身高和體重計算出來的一個數值,常用於評估體重是否健康,是否屬於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會增加患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從而影響壽命。
健康範圍: 對於亞洲人群,BMI的健康範圍通常為18.5-23.9 kg/m2。24-27.9 kg/m2為超重,≥28 kg/m2為肥胖。
自測方法: 首先測量自己的體重(公斤)和身高(米),然後根據公式計算:BMI = 體重(kg)/ 身高2(m2)。
4、靜息心率:心臟效率的“指示器”
指標意義: 靜息心率是指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一般來說,靜息心率較低的人,心臟效率更高,心血管功能也更好。長期心率過快可能增加心臟負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健康範圍: 成年人正常的靜息心率範圍通常為60-100次/分鐘。對於經常鍛煉的人來說,靜息心率可能更低,甚至在50次/分鐘以下。
自測方法: 在清晨醒來、身體平靜的狀態下,用手指觸摸手腕橈動脈或頸動脈搏動處,計數1分鐘的脈搏次數。
5、空腹血糖:代謝健康的“信號燈”
指標意義: 空腹血糖是指在空腹狀態下測量的血糖水準,是反映糖代謝狀況的重要指標。空腹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徵,而糖尿病會顯著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神經病變等併發症的風險,嚴重影響壽命。
健康範圍: 正常空腹血糖範圍通常為3.9-6.1 mmol/L(70-110 mg/dL)。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 mmol/L(110-126 mg/dL)之間,可能為糖耐量受損或空腹血糖受損,需要進一步檢查。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通常可診斷為糖尿病。
自測方法: 需要使用血糖儀進行測量。在空腹(至少8小時未進食)的情況下,採集指尖血進行檢測。
6、睡眠品質:身體修復的“保障”
指標意義: 充足且高品質的睡眠對於身體的各項功能至關重要,包括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會增加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抑鬱症等多種疾病的風險,影響壽命。
健康範圍: 成年人通常需要每晚7-8小時的睡眠。睡眠品質好的表現包括入睡快、睡眠深、夜間醒來次數少、早晨起床後精神飽滿。
自測方法: 可以通過自我感覺來評估睡眠品質,也可以使用一些睡眠監測App或設備進行初步評估。
7、握力:全身力量的“風向標”
指標意義: 握力是反映全身肌肉力量的一個簡單指標。研究發現,握力較弱的老年人,其死亡風險更高。握力不僅反映了手部肌肉的力量,也與整體肌肉量和功能相關,而肌肉力量對於維持身體功能和預防跌倒非常重要。
健康範圍: 握力的正常值因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而異。一般來說,男性握力應大於30公斤,女性應大於20公斤。
自測方法: 可以使用握力計進行測量。如果沒有握力計,也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提起重物的感覺來初步評估。如果感覺提重物越來越吃力,可能需要關注肌肉力量的下降。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這些指標的自測結果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
好消息是,通過積極採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這些健康指標,從而為我們的健康長壽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
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有助於控制血壓、腰圍、BMI、血糖和血脂。充足的睡眠有助於維持內分泌平衡,增強免疫力。積极參與社交活動,保持樂觀心態有助於改善情緒狀態,減輕壓力。適當的力量訓練有助於增強肌肉力量,提高握力。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為更長壽、更精彩的人生努力!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