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消費熱 經濟活力足——2025年清明假期盤點
更新于:2025-04-08 07:54:01

  光明日報記者 魯元珍 董蓓 訾謙

  清明假期,春和景明,綠意盎然。全國各地出行火熱、消費繁榮,景區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展現出假日經濟的澎湃活力。

  來自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假期3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79782.7萬人次,日均26594.2萬人次,同比增長7.8%。其中鐵路客運量5332.6萬人次,日均1777.5萬人次,同比增長7.3%;公路人員流動量73554萬人次,日均24518萬人次,同比增長7.7%。

  紅色研學、賞花踏青、文博參觀……很多人選擇在假期出門旅行,感受大好春光。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出遊1.26億人次,同比增長6.3%;國內出遊總花費575.49億元,同比增長6.7%。

  “假期我們帶孩子到顧村公園來看櫻花,這裡的櫻花節有豐富的活動內容,還可以夜晚賞櫻、看光影秀,孩子玩得很開心。”上海的周女士說。

  清明假期,賞花、踏青、鄉村、露營、美食等主題遊需求旺盛——湖北武漢東湖櫻園、河南洛陽牡丹花會、江蘇無錫黿頭渚櫻花谷等傳統賞花地領跑熱度榜。天津、江蘇鹽城、湖南張家界、河北晉州、新疆伊犁、西藏林芝等地進入最佳賞花期,舉辦花車巡遊、民俗表演、健步走等活動,吸引全國各地遊客前往觀賞遊玩。

  從江南水鄉的油菜花海到雪域高原的桃花秘境,從古建園林的梅韻雅集到梯田山野的杜鵑爛漫……為更好滿足廣大遊客賞花踏青的需求,清明前夕,文化和旅遊部推出32條“花期鄉遇”主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串聯起大江南北花事勝景,帶遊客追隨春天的腳步,時令採摘、挖野菜等鄉村體驗搜索熱度上漲。

4月6日,在山東省郯城縣醉東風鄉村藝棧,身著傳統服飾的演員為遊客表演。新華社發

  攜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指出,“賞花經濟”等“節氣+文旅”模式是旅遊業創新產品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啟動文化傳承活力的同時,也將進一步打破邊界,為假日旅遊市場注入新動能。

  同時,多地紅色旅遊景區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廣大遊客通過參觀遊覽、參加主題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全國各地城市公園、森林公園、主題公園、歷史文化街區、重點旅遊村鎮等迎來遊玩熱潮。

  山嶽類景區也熱度大漲,泰山、黃山、華山、三清山、普陀山等知名風景區熱度位居全國前列,“輕戶外”風潮讓短途徒步、親子登山等活動成為家庭出遊首選。

  北京、浙江、山東、安徽、江蘇、貴州等地歷史文化街區和旅遊景區打造融合傳統文化與潮流時尚的消費場景,推出採茶、炒茶等農文旅融合專案,上新“公園+徒步/騎行”、數位藏品、VR遊戲等玩法,開展賞春景、品春味、探民俗等主題活動,受到廣大遊客歡迎。

  各地博物館推出各具特色、寓教於樂的文旅活動。故宮博物院舉辦“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河南博物院推出“穿越千年話清明——文物里的節氣密碼”線上直播活動,上海博物館“清明·手工坊”推出“紙鳶高飛”“竹編蹴鞠球”等手作體驗。多家文博場所延時開放,滿足社會公眾公休日參觀需求。

  近日,“左手咖啡右手茶”成為雲南備受追捧的消費主題。清明假期,在雲南保山的一家咖啡館內,擠滿了慕名而來的消費者,排隊打卡茶與咖啡融合的特調。“我還是第一次品嘗到這裡的茶咖,茶香和咖啡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口感獨特,很有創意!”來雲南保山旅遊的咖啡愛好者李月告訴記者。

  清明假期,各地線下消費市場火熱,餐飲、零售等消費持續升溫。數據顯示,清明假期3天,北京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業態企業實現銷售額26.7億元,同比增長3.9%。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2415.9萬人次,同比增長11.4%。4月4日至5日,四川省550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銷售額15.01億元,同比增長5.3%。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表示,下一步,將組織開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打造更多“必購、必吃、可玩、可觀”的商旅文體店融合消費場景。同時,繼續實施城市商業提質行動,打造更多高品質步行街、商圈,提升購物體驗。

  《光明日報》(2025年04月08日 09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由寒食到清明的古風
由寒食到清明的古風
2025-04-05 11:45:42
品民俗 迎清明
品民俗 迎清明
2025-04-05 01:28:04
今日,清明
今日,清明
2025-04-04 15: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