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湖北日報
野生巨紫荊群落色彩斑斕。 (湖北日報通訊員 程國毅 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周紅、吳志亮)3月底,宜都市聶家河鎮聶家河村、王家坪村、白家淌村等毗鄰地發現一處面積約3000畝的野生巨紫荊群落。時值巨紫荊盛花期,花朵綴滿枝頭,漫山遍野色彩斑斕,蔚為壯觀。
宜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技術人員初步勘察,該群落分佈集中,植株高大,花朵以粉紅、玫紅色為主,花期可持續至4年中。
巨紫荊是紫荊屬落葉喬木,花期3—4月,樹形挺拔,先花後葉,花朵形如紫蝶,簇生於枝幹,遠望如雲霞鋪展,近觀似彩蝶翩躚,素有“滿條紅”之稱。其根系發達,能有效固土防沙。花朵為早春蜜源,吸引蜂蝶傳粉。樹皮可入藥,具活血消腫之效。因此,巨紫荊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與生態價值。
野生巨紫荊在湖北主要分佈於西部,是當地特有的珍稀鄉土物種。據介紹,此次發現的野生巨紫荊群落具有一定規模,與周邊森林、溪谷形成完整生態鏈,為研究區域生物演化提供了寶貴樣本。
“巨紫荊耐寒耐旱,適應性強。大型巨紫荊群落的出現,有力證明當地林相季相和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宜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宜都的生物多樣性資源,也為打造多彩宜都提供了生態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