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一些身為父母的吐槽,孩子到了大學,除了要錢的時候聯繫你,其他時間就像沒這個孩子似的。
這樣的現象應該不在少數,因為我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吐槽,而這就是我們家庭教育最為常見的問題——孩子在成長,反而父母還停留在原地。
孩子的成長不僅是身體的成長,更不是看著孩子長高了、考上了大學就了事。其實,孩子的成長是全方位的成長,有身體方面的成熟,也有思想方面的獨立,更有個體性格的定型。而父母呢,父母教育孩子的觀念卻停留在小學、初中,還是那種保姆式教育、全包全攬無死角的掌控孩子,父母始終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產品”拿在手裡、拴在家裡。
孩子要獨立,父母要掌控,這就是在孩子成人之後,家庭教育出現的普遍問題。而這個問題出在哪裡?這應該是父母的問題,父母的觀念沒有與孩子的成長成正比的進步,導致矛盾的產生。
即將大四畢業的女孩小閆,整天被母親罵成是“白眼狼”,平時不知道聯繫父母,打電話就是要生活費。而當小閆跟媽媽說自己身體哪不舒服的時候,母親則會埋怨小閆是在作孽。平時的生活費呢,小閆的父母每月只給她500元。
500元,在大學里是否夠用,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按照一天20元的標準,這500元也不夠呀。就算是在一個二線城市,500元的生活費也難堅持一個月。真不知道當父親的是咋想的。也許是他家孩子多的緣故(3個孩子,二女一男),孩子多了不珍貴。
家庭教育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把孩子教育成仇人。而把孩子教育成仇人的根源在於父母的理念固化所致,小時候掌控孩子一切,把孩子當成了對手。等孩子大了,父母再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自然就成了仇人。
成長,不僅僅是孩子在成長,父母也需要與孩子一起成長,一同改變、共同提高。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