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詞在家長圈特別火——“報恩型”孩子。不少媽媽都在感歎:“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懂事?我家這個怎麼天天讓我操心?”其實,所謂“報恩型”孩子,並不是天生就乖巧聽話,而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逐漸養成了某些特質,讓父母省心不少。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三大特徵中的任意一條,恭喜你,他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報恩型”孩子!
一、情緒穩定,很少無理取鬧
報恩型”孩子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情緒管理能力較強。他們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崩潰大哭,也不會因為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撒潑打滾。
1、能表達需求,而不是發洩情緒
比如,他們可能會說:“媽媽,我現在有點難過,能抱抱我嗎?”而不是直接躺在地上哭鬧。這種表達方式,讓家長更容易理解和回應。
2、適應能力強,遇到變化不慌亂
比如,臨時改變行程或者遇到突發狀況,他們不會立刻崩潰,而是能較快調整心態,甚至主動安慰家長:“沒關係,我們可以下次再去。
3、能接受延遲滿足
這類孩子通常不會非要“現在立刻就要”,而是能理解“等一會兒”“明天再買”這樣的安排,不會因此大吵大鬧。
二、自主性強,不用家長催著做事
很多家長每天最頭疼的就是催孩子寫作業、收拾玩具、按時睡覺……但“報恩型”孩子往往能自己安排好這些事情,讓家長少費很多口舌。
1、學習上自覺,不依賴監督
他們知道作業是自己的責任,放學後能主動完成,不需要家長反覆提醒。甚至有些孩子會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比如“先做數學,再背單詞”。
2、生活上有條理
比如,玩完玩具會主動收好,起床后自己疊被子,吃完飯把碗端到廚房……這些小事他們能自己搞定,不會讓家長跟在後面收拾爛攤子。
3、有時間觀念
他們大概知道“半小時能寫完多少作業”“幾點該睡覺”,不會拖到最後一刻才著急。家長只需要偶爾提醒,不需要時刻盯著。
三、懂得體諒父母,願意分擔
“報恩型”孩子還有一個讓人暖心的特點——他們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並且願意用自己的方式去體諒和分擔。
1、主動關心家人
比如,看到媽媽累了,會問:“要不要我給你倒杯水?”或者爸爸加班回來,孩子會說:“你吃飯了嗎?我給你熱一下。”
2、願意幫忙做家務
這類孩子不會覺得“家務是媽媽的事”,而是能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比如擺碗筷、擦桌子、倒垃圾等。
3、不輕易提過分要求
他們知道家庭條件有限,不會非要買昂貴的玩具或衣服,甚至會說:“這個太貴了,我們看看別的吧。”
如何培養“報恩型”孩子?
1、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比如,問他們:“你覺得現在該做什麼?”而不是直接命令:“快去寫作業!”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
2、及時肯定孩子的努力
哪怕只是一個小進步,比如今天主動收拾了書包,也要及時表揚:“你真棒,媽媽省心多了!”
3、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
比如,一起制定周末計劃,或者讓孩子負責某項家務,讓他們感受到“我也是家裡重要的一員”。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家長不必過於焦慮。只要給予足夠的耐心和正確的引導,孩子自然會越來越懂事。你家孩子占了幾條“報恩型”特徵呢?
溫馨提示:內容中醫療科普知識僅供參考,不構成用藥指南,不作診斷依據,無行醫資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