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如何養出優秀孩子?性價比高的投資,其實是在這4件事上
更新于:2025-04-06 01:26:56

普通家庭養出優秀孩子的標準是什麼?蘭媽認為應該是健全的人格、富足的內心、健康的三觀、還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和朋友嘮嗑時聊出了一段育兒經歷,心裡面五味雜陳

有一個單親媽媽,小時候吃盡了沒爹疼、沒媽愛的苦,以至於她的內心一直藏著一個願望

那就是“將來絕對不讓自己孩子再吃一遍曾經吃過的苦”

可世事難料,有時候越是拼了命抓在手裡的東西、越是抓不住

經歷了婚姻的背叛后,她唯一訴求就是帶走女兒

自此,母女倆相依為命

女孩除了沒有爸爸陪著長大,其它的所有東西,但凡是說一聲,媽媽就會想盡辦法滿足

剛學會走路時就因為指了指海報上的芭蕾小女孩,第二天就報名舞蹈班、買了舞蹈衣、舞蹈鞋

讀幼稚園時想上台當主持人,媽媽為了跟老師拉近關係,主動請纓成為家委會成員,默默無聞地為班級做貢獻

讀小學時為了參加學校組建的出國實踐活動,作業寫不完的情況下,媽媽直接持筆模仿孩子的筆跡

到了後來,所有的大力栽培都不過是曇花一現,從小嬌生慣養的女孩也徹底被寵壞了,但凡有一件事情沒有被滿足,那就會記得你之前的所有不好

包括小時候引以為傲的芭蕾、主持人,早已經丟在一邊不願意提起

可到了讀高二時,女孩又不知道從哪裡聽說“彈吉他能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就回家纏著她媽媽買

媽媽一開始是猶豫的,可看了看孩子那非買不可得表情,咬了咬牙,把家裡所剩無幾的積蓄全部拿出來,甚至還有很多一元一元的硬幣

賣吉他店員看出了媽媽的窘迫,就好心給女孩推薦經濟實惠的平價款,可女孩說什麼都不要,非要買價格昂貴的新款

最後,結果還是跟以前一樣,吵著鬧著要買回家的東西也不過就是三天新鮮,到了第四第五天就完全丟在角落裡不聞不問

媽媽提醒幾句,女孩氣勢洶洶地讓她閉嘴

幾個朋友聊起這件事情時,大家都說這個孩子就是個“白眼狼”,媽媽也生活得太卑微了

但有個聽故事的路人卻說了大實話,她告訴我們:

是什麼樣的家庭條件,就怎麼去養孩子,明明是普通人卻非要富養孩子,最後勒緊腰帶給孩子節省下來的優渥生活,反而成為孩子得不到滿足的無底線索取

拼盡全力呵護的孩子,如果最後只是一個自私懶惰、貪得無厭、又毫無上進心的冥頑不化脾性,那這不是愛、而是害了孩子

所以,普通家庭也好、富裕家庭也罷,伸手就有、和盲目跟風的富養,從來都不是教育里真正具有性價比的投資

只有能教會孩子自食其力的富養,才堪稱教育里最具性價比的投資

比如,以下四種富養方式,才是培養孩子擁有更多行走於世間的成長能力

01

看書

富養知識

窮養、富養,都不如孩子有教養,我們家長對孩子的真正富養,也應該是來自於精神層面的認知

比如,富養知識,讓孩子讀很多的書、走很遠的路

作為家長,我們雖然不能決定陪孩子能走多久,但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盡量去增寬孩子的學識厚度

有一位特別厲害的爸爸,離婚後一個人帶著兩個兒子,還白手起家創建了一家公司

在外人的眼裡,都知道這是典型的成功人士,教育里優秀父母的典範

卻很少有人知道,這樣結果都是踩了無數坑才總結出的經驗

原來,這位爸爸之前是一個孤兒

小時候最渴望的就是有父母管,每次看到那些走到哪裡都被管著的夥伴,眼裡都是藏不住的羨慕

於是,他就在心裡暗暗發誓:“以後自己要是有了小孩子,一定好好管著”

而那一天很快也來到了,化身奶爸之後,家裡面的大事小事全包,對老婆也跟小孩子一樣,什麼事都要隨時彙報

他以為,“管”即為愛,有多愛就有多嚴

直到夫妻關係不合,天天吵架鬧得離婚之後,才徹底悟懂了經營關係的重要性

從那以後,奶爸不再是孩子們的管事婆,而是那個事事指導孩子的家庭老師

從幼兒園開始,為了擴展孩子的眼界見識,他每個星期都會往家裡買很多書,只要是孩子喜歡看的書,通通都買回家

從繪畫繪本、寓言故事,再到名著古典、漫畫小說,家裡面的書都已經能開個圖書館了,裡面的種類也幾乎是應有盡有

而論起這點半壁江山,他也毫不隱瞞地告訴我們:“這裡就是他跟兩個兒子的秘密基地”,平時只要有時間就泡在書屋裡看書,連孩子自己都說:“看書要比玩手機、看電視有趣多了”

可是在蘭媽看來,書再多,也比不上父母以身作則的影響力

如果孩子不愛看書,買下整個圖書館送給孩子都會被嫌棄

但如果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閱讀,剛開始陪伴、後來就形成了習慣,當孩子身邊都是愛讀書之人時,他們接觸的也是另一番知識景象

這就是富養知識的意義,還是能伴隨一生、增長見識的財富

02

出遊

富養膽量

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提問:

現在的孩子明明生活條件那麼好,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為什麼反而更脆弱了,動不動就抑鬱、動不動就跳樓做傻事的

其實,從心理學上來分析,絕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孩子戶外的探索天性

想想我們小時候的童年,下河捉魚、上山爬樹、走路都是直接彈跳式起飛

記得上次帶女兒回老家時,看到兒時爬過的樹,再回想曾經從2米高地階飛躍式彈跳,我跟女兒一一介紹著

可她卻用懷疑的眼神說:“你吹牛吧,上次我們去爬山,還沒走多遠,就累得要打道回府了,在玻璃棧道行走也嚇得把我抓得緊緊地,還說你恐高呢”

如此一提醒,我似乎明白了

別說孩子,就連我們這批吃苦長大的父母,在優渥的環境下都變得越來越吃不了苦了

出門要坐車,冬天怕冷,夏天怕曬,回到老家沒待會就嫌蚊蟲咬人…

如此不耐受,如此嫌累貪懶,又如何給孩子做榜樣、立人設呢

所以,不是孩子們越養越脆弱,而是我們這批家長的教育方式欠妥,硬生生地剝奪了孩子鍛煉膽識的成長機會

想想平時,要麼嬌生慣養地這不讓做、那不讓碰,要麼把孩子綁在筆桿上天天學習

沉悶又充滿壓抑的環境,讓孩子失去了體驗野性的機會,也吞噬了他們自由樂觀的能量

大自然是歷練成長的最好老師,能教會孩子如何生存,能富養孩子多彩的靈魂,也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如果有時間的話盡量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哪怕只是家門口的小公園,孩子的社交、膽量、還有心情,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

03

家務

富養獨立

在做家務中成長的孩子有多厲害?他們身上的獨立就是對抗困難的最強戰鬥力,也是父母們富養孩子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上期中,女兒學校舉辦了以“勞動小能手”為主題的活動,包括疊衣服、穿鞋帶、削土豆皮、剝大蒜等家務活

剛開始得知這項活動的時候,很多孩子都覺得太簡單了,根本沒有必要去刻意練習

就算平時在家沒有做過這些事情,耳濡目染多了,天天看著家長做、看也看會了

可真正到了比賽那天,現場卻一片大反轉,有好幾個班的孩子面對項目挑戰時都被難到了

衣服疊得亂糟糟、有些直接揉成一團,土豆削得坑坑窪窪,就像是狗啃了一樣完全沒有了土豆樣

而穿鞋帶那邊也不順利,明明就是把鞋帶交叉而穿

有些孩子拿著鞋帶不知道如何操作,有些孩子穿到一半繞來繞去,把自己都繞暈了

還有些孩子好不容易完成了任務,自己早已經累的滿頭大汗

老師們看到這一幕,不禁紛紛搖頭,別看現在的孩子看起來光鮮亮麗,實際上根本就經不住考驗

還有一位體育老師分享說

他曾經帶過的一個班裡,有個男孩跑步的時候鞋帶掉了,提醒了好幾次都沒有理會

無奈之下,他只好叫停男孩,盯著系完鞋帶后才能跑步

結果,男孩蹲下身子系了好幾遍,可剛起身沒跑幾步鞋帶又散了,比之前的絆腳頻率還高

於是,為了安全考慮,老師就特意提醒學生:“集體回家好好練習系鞋帶”

這句話,又讓我想到了另一個故事

一個親戚的女兒,從小嬌生慣養,就是過著傳說中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生活

長大後擁有著不錯的工作,還找了一個有錢的男朋友結婚生子

可婚後的生活卻過得不盡人意,家務活不會做、飯不會煮,家裡時常都是亂糟糟的

有了小孩之後,家裡經常都是嬰兒哭了、她這個當媽媽的“大孩子”也跟著哭

不知道如何當媽媽、也不知道如何照顧孩子,她索性就直接把娃丟給保姆,出去跟姐妹逛街看電影

這些事情被婆家知道后,免不了一番爭吵,公主脾氣一上來,還吵著鬧著要離婚

這是什麼?這就是有獨立和沒獨立的區別,在家務勞作中富養孩子的獨立,這才是家長在孩子身上投入最具性價比的投資呀

廚房裡的一粥一飯,家務整理的溫馨舒適,還有孩子學會的每一份自食其力,這都是成年後可以生活得幸福的謀愛、與謀生之道

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參透這一點,也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習得獨立,家務活到底是繁瑣、還是簡單,到底也是需要親身實踐方可體會

04

陪伴

富養內心

再優越的生活環境,再昂貴的輔導補習班,都不及父母陪在身邊的踏實和安心

讀三年級的女兒,寫了一篇描述爸爸的小作文,標題為《我親愛的爸爸》

大致內容如下:

我的爸爸很辛苦,他早上6:00上班,晚上經常會加班到深夜,有時間還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

我的爸爸不高不矮,看起來比煤炭還黑,他還喜歡打遊戲,平時也很少回來看我和妹妹,每年也就是過春節才回來住幾天

可爸爸一回來就去好多地方,根本就沒有時間陪陪我們

我知道爸爸很累,很忙,我也很心疼他,可我還是多麼希望爸爸可以放假幾天,然後帶我去好多好多地方玩兒

我想去遊樂場,我想去水上樂園,我還想爸爸帶著我一起去探險

最後,她還特意強調了一句:“我的爸爸雖然不是天使,也不是超人,可他依然是我心裡最了不起的爸爸”

是呀,對於孩子而言,爸爸媽媽的“了不起”不在於掙多少錢,也不在於擁有怎樣體面的工作

那是一種情懷、依戀、還有對陪伴的渴望

就像孩子小的時候,誰陪得多就喜歡戀著誰,孩子長大也是一樣,陪伴是無聲的告白,陪伴也是我們對孩子最具性價比的投資

不過,陪伴可不是陪著孩子那麼簡單,只有高品質的陪伴,才能讓孩子得到愛的滋養,陪伴也是任何物質都代替不了的性價比

那何為高品質陪伴呢,蘭媽總結了以下幾方面:

陪伴,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回應,不需要的時候在身後默默支援

陪伴,就是放下手機圍在孩子身邊,一起談文說史、一起說笑話講故事,能一待就是一整天的樂趣

陪伴,就是不論有多忙都要騰出時間回家,陪著孩子燈下一起共進晚餐,大家可以隨意暢聊白天發生的新鮮事

陪伴,也是在孩子取得成就時鼓掌認可、沒有取得成就時安慰鼓勵,陪著孩子一起克服困難、然後靜待花開

那麼,關於普通家庭如何養出優秀孩子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